[发明专利]一种猴头菇渣的培养基及利用其栽培草菇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271502.6 申请日: 2018-03-29
公开(公告)号: CN108633623A 公开(公告)日: 2018-10-12
发明(设计)人: 张作法;吕国英;蔡为明;苗立祥;宋婷婷;范雷法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主分类号: A01G18/20 分类号: A01G18/20;A01G18/00
代理公司: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代理人: 王梨华;陈丽霞
地址: 310000 ***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草菇 栽培草菇 培养基 猴头菇 三叶青藤 蜗牛壳 银杏叶 菇渣 蜗牛 食用菌栽培技术 酸碱度 原材料预处理 消化 巴氏消毒 出菇管理 农业生产 培养基质 培养周期 生长发育 微量元素 培养料 栽培料 氮源 发菌 细粉 废弃物 发酵 播种 生长 释放 生产
【说明书】:

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猴头菇菇渣为原料栽培草菇的方法,将猴头菇菇渣、银杏叶细粉、三叶青藤叶粉、蜗牛消化腺和蜗牛壳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用作培养料栽培草菇。该培养基经过原材料预处理、栽培料的发酵、巴氏消毒、播种、发菌和出菇管理的过程形成培养基并培养草菇。本发明提供的培养基栽培草菇,有效的利用农业生产的废弃物,成本低,缩短了草菇的培养周期,生产的草菇品质好,利用蜗牛壳粉,不仅能够释放出多种微量元素,以供草菇生长发育,还能调节培养基质的酸碱度,蜗牛消化腺的利用为草菇生长提供充足的氮源,银杏叶和三叶青藤叶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草菇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得到了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本发明属于,特别涉及一种猴头菇渣的培养基及利用其栽培草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又名猴头、猴头蘑、猴头菌、刺猬菌等,是一种大型真菌,属担子菌纲,多孔菌目,齿菌科,猴头属,因其子实体形状像猴子头部而得名。研究发现,猴头菇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大量的医学和药理学研究表明,猴头菇多糖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降血脂等生理功能,对消化系统的癌变、溃疡、胃窦炎、慢性胃炎等病均有疗效。因此,猴头多糖制成的药品和保健品深受人们喜爱,开发前景广阔。近年来,随着猴头菌生产的发展,相应的产生的菇渣数量也日趋增多。猴头菇培养料主要由木屑,棉籽壳,麸皮等物质组成,经过猴头菇生长利用后,菌渣中还含有很多营养物质,具有用作草菇栽培原料的潜力。银杏叶中含有丰富的药用成分,其中黄酮类活性物质46种,微量元素25种,氨基酸8种,银杏是落叶树,我国每年自然产银杏叶约200万吨,大部分都自然流失,无法使这一宝贵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应用。三叶青为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三叶崖爬藤,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主要以块根入药,具有抗炎,治疗哮喘和治疗高热惊厥等,近年来,野生资源越来越稀缺,现在很多地方已经人工栽培。三叶青主要以块根入药,而藤叶作为副产物大都废弃,没有很好的利用,研究发现,藤叶中含有丰富的多糖和黄酮类化合物。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蜗牛养殖和消费国之一,蜗牛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在蜗牛生产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蜗牛壳和内脏(约占70%),这些农业副产物一般直接加工成动物饲料或作为废弃物丢弃,不仅附加值比较低,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蜗牛内脏的粗蛋白含量达到了48.59%,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因此可以作为微生物发酵的很好的原料。本发明着眼于蜗牛加工废弃物(内脏和壳)的高值化利用,利用其中丰富的蛋白质及微量元素作为草菇生产的基质成分,不仅能够做到变废为宝,同时对环境的保护也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蜗牛加工废弃物浪费、草菇培养基质成本高的缺点,提供一种猴头菇渣的培养基及利用其栽培草菇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猴头菇渣的培养基,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猴头菇残渣50~80份,银杏叶粉10~15份,三叶青藤叶粉10~20份,蜗牛消化腺干粉5~10份,蜗牛壳细粉3~5份。猴头菇残渣为猴头菇栽种后的废菌棒,蜗牛消化腺干粉为蜗牛废弃的内脏烘干后磨成粉磨,蜗牛消化腺干粉的蛋白质含量高达到50%。

一种利用培养基栽培草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原材料预处理:将猴头菇残渣粉碎,加入银杏叶粉和三叶青藤叶粉后,加入2%的石灰水搅拌均匀,再加入蜗牛消化腺干粉、蜗牛壳细粉,得到培养料;减少原材料的使用,使银杏叶和三叶青藤叶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又能提高草菇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利用蜗牛壳粉,不仅能够释放出多种微量元素,以供草菇生长发育,还能调节培养基质的酸碱度,蜗牛消化腺的利用为草菇生长提供充足的氮源。

B.栽培料的发酵:将步骤(1)得到的培养料混合均匀后,喷井水再次将培养料混匀,使含水率为64%~66%,再堆放为堆垛,发酵32~40h,发酵结束后的得到栽培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15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