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方便组装的电池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05844.0 | 申请日: | 2017-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7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陈枫;李宝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能东道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郑州先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1127 | 代理人: | 黄伟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便 组装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方便组装的电池箱。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用电池组包括多块装在电池箱内的单体电池,各单体电池之间串联或并联连接以向外供电。传统的电池箱包括箱体和箱盖,在组装电池时先将单体电池置于箱体内,再用极板连接各单体电池的电极以实现单体电池的串联或并联,最后再扣上箱盖而完成电池组的组装。
在电池组的组装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电池组的组装效率,其次极板固定是否稳定还会直接影响到电池组的供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方便、便于电极安装的电池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便组装的电池箱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方便组装的电池箱,包括箱体,箱体内部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或其宽度方向延伸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角形件,角形件可相对箱体转动,角形件包括常态下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板及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板,第一延伸板与第二延伸板均转动设置于所述连接轴上,两延伸板通过连接件可拆静连接在一起,第一延伸板与连接轴之间设置有扭簧;第二延伸板上设置有供电极穿过的电极过孔,常态下第二延伸板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供极板嵌装的极板嵌装槽;常态下第一延伸板可封堵箱体上端开口,转动角形件至第二延伸板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二延伸板可封堵箱体上端开口。
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一道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纵向分隔筋,纵向分隔筋沿箱体的宽度方向将箱体内部空间分隔成两个隔室,所述连接轴沿箱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根,且两根连接轴分别设置于箱体宽度方向的两端,每根连接轴上均设置有与相应隔室相对应的角形件,纵向分隔筋上还设置有凹槽,在相应角形件转至水平状态后其中的第二延伸板的自由端可卡入所述凹槽中并被凹槽的槽底所支撑。
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多道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横向分隔筋,横、纵向分隔筋将箱体内部空间均匀分隔成多个小隔室,每个小隔室用于放置一块单体电池,连接轴上设置的角形件的数量与小隔室的数量相同,且角形件的设置位置与小隔室的位置一一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箱组装电池组时,将电池下放的过程中,电池的下端面会推动第一延伸板的自由端朝下转动至让开箱体上端开口。同时第二延伸板会随之转动至其板面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状态,而其上的极板嵌装槽也随之转至槽底向上的状态,所以能以极板嵌装槽为定位基准将待安装的极板设置在该槽中。在提高电池组装效率的同时,也有利于极板的稳定安装。
进一步地,在电池放置到位后,第一延伸板在扭簧的作用下向单体电池施加朝向箱体内侧的力,电池在该力的作用下可被牢固地固定在箱体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方便组装的电池箱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方便组装的电池箱的具体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箱体1,箱体1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道纵向分隔筋5、沿其宽度方向设有五道横向分隔筋6,各分隔筋将箱体1内部空间分隔成12个互不相通的小隔室,每个小隔室用于放置一块单体电池。这种设置避免了多个单体电池共室可能发生的相互碰撞问题的出现。为进一步防护单体电池,每个小隔室的内壁面上均设置有减震材料。
箱体1内部设置有两根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连接轴2,两根连接轴2分别位于箱体1宽度方向的两端。连接轴2上转动设置有沿水平方向伸向箱体1内的第一延伸板3及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的第二延伸板4,第一延伸板3与连接轴2之间设置有扭簧,两延伸板由连接件组装成直角形的角形件。在常态下,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板3可封堵相应小隔室的上端开口,而当第二延伸板4转至水平后,转而由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板4封堵相应小隔室上端开口。箱体1内于每个小隔室的上方均设置有相应的角形件。
连接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延伸板3上开设的两个连接孔和第二延伸板4上开设的与所述连接孔对应的适配孔,还包括用于穿装于连接孔与适配孔中的螺栓,两延伸板通过穿装在相应连接孔与适配中的螺栓实现固定连接。
第一延伸板3的上下两侧板面上均设置有起缓冲吸震作用的PVC材料层。第二延伸板4的中部开设有供电池上的电极穿过的电极过孔,第二延伸板4的外侧板面上还设置有供极板嵌装的极板嵌装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能东道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能东道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058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无人机的电池保温装置
- 下一篇:电池仓输出端防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