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聚四氟乙烯覆铜板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6721.3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95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飞;韩梦娜;卢悦群;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华正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0 | 分类号: | B32B37/10;B32B37/06;C08L51/00;C08K9/06;C08K3/36;C08F259/08;C08F220/06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李欣玮 |
地址: | 3111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聚四氟乙烯 铜板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聚四氟乙烯覆铜板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接枝单体对钠‑萘处理过的聚四氟乙烯进行改性,得到改性的聚四氟乙烯;(2)采用偶联剂对填料进行改性,得到改性的填料;(3)将步骤(1)得到的改性的聚四氟乙烯分散在煤油中,然后再加入步骤(2)得到的改性的填料,混合,得到浆料;(4)采用步骤(3)的浆料对铜箔进行涂覆,压制得到改性聚四氟乙烯覆铜板。本发明的方法压制的覆铜板不含玻纤布,有效避免玻璃编织效应,压合制成的聚四氟乙烯覆铜板具有介电性能稳定,热膨胀系数低,尺寸稳定性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覆铜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改性聚四氟乙烯覆铜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高度发展,信息处理的高速化及信息处理量的显著增大,在800MHz至千兆高频领域使用的手机、汽车电话等移动通讯日趋广泛。为了实现通道数的增加,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目标,以及在高频乃至微波领域运行的大型电子计算机、电子交换机、微波带状天线、卫星通讯设备等,对印制电路板的基板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高频印刷板基板材料的覆铜板,除了具有一般覆铜板所要求的达到的性能(剥离强度、电气性能等)外,还应具有低且稳定的介电常数及低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
聚四氟乙烯分子是对称结构且具有优秀的物理、化学和电气性能。其电绝缘性是塑料中最好的,介电常数(1MHz)低达2.1,且在1×1010Hz内与频率无关,介质损耗角正切在10-4水平上,在所有树脂中,PTFE的介电常数、介电损耗角正切最小。
由于聚四氟乙烯具有优秀的介电性,特殊的耐化学性能和良好的耐热性能,优异的挠曲性能、低的吸湿性能和半阻燃性能,所以PTFE覆铜板也是最早用作高频用覆铜板,而PTFE玻纤布覆铜板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但纯聚四氟乙烯有很强的热膨胀系数,含玻璃纤维布增强材料的聚四氟乙烯板材在微波频率下有玻璃编织效应。因此,介电性能的变化和较高的热膨胀系数一直是含玻璃纤维布增强材料的聚四氟乙烯层压板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中国专利公开CN105904806A公开了一种覆铜板用改性PTFE玻璃纤维布,其通过陶瓷粉末、二氧化硅粉末和硅烷偶联剂对PTFE进行改性,制备得到的改性PTFE玻璃纤维布既能够满足对板材的电气性能要求,又能够降低后续加工成本,通过控制陶瓷粉末的添加量,还能够调整介电常数的大小。
中国专利公开CN107379678A公开了一种采用真空热压方式制作高频挠性覆铜板,其使用二氧化硅、氧化铝、二氧化钛、钛酸锶等填料改性的聚四氟乙烯涂覆铜箔,通过真空热压方式压合制作而成,耐热性能优良且高频特性好。
上述两种方法从一定程度上对PTFE覆铜板的性能作出了改进,然而仍然无法同时解决介电性能的存在变化和热膨胀系数太高的问题。
综上,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PTFE覆铜板的缺陷及市场需求,开发出一种改性聚四氟乙烯覆铜板的制作方法,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压制的覆铜板不含玻纤布,有效避免玻璃编织效应,压合制成的聚四氟乙烯覆铜板具有介电性能稳定,热膨胀系数低,尺寸稳定性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性聚四氟乙烯覆铜板的制作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压制的覆铜板不含玻纤布,有效避免玻璃编织效应,压合制成的聚四氟乙烯覆铜板具有介电性能稳定,热膨胀系数低,尺寸稳定性好等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性聚四氟乙烯覆铜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接枝单体对钠-萘处理过的聚四氟乙烯进行改性,得到改性的聚四氟乙烯;
(2)采用偶联剂对填料进行改性,得到改性的填料;
(3)将步骤(1)得到的改性的聚四氟乙烯分散在煤油中,然后再加入步骤(2)得到的改性的填料,混合,得到浆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华正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华正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67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维真空热压覆膜综合装置
- 下一篇:贴合设备和贴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