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双出水集成罩壳式节温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55874.1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9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牟红雨;王德春;张晓龙;柴景一;金研;庞玉超;杨守财;闫萌萌;郝世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7/16 | 分类号: | F01P7/1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出水 集成 罩壳 式节温器 | ||
一种新型双出水集成罩壳式节温器,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它结构紧凑、节油效果好、成本低。所述节温器座和节温器罩密闭连接,所述节温器座内设有小循环通道、缸体出水通道和缸盖出水通道,所述小循环通道和缸体出水通道均与缸盖出水通道连通,所述缸盖节温器安装在节温器罩内,所述缸体节温器安装在节温器座的缸体出水通道内,所述水温传感器安装在弹簧挡圈上且二者均安装在节温器座的水温传感器安装座内。本发明采用缸盖节温器和缸体节温器,双节温器分别控制缸体、缸盖的冷却回路,实现更好的节油,更好的控制成本,使发动机结构紧凑,缩短循环管路实现快速暖机,并可实现平台共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出水集成罩壳式节温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发动机采用的是机械单节温器,节油效果低,行业内少数发动机应用双机械节温器配置,除大众EA111、EA211把两机械节温器集成使用外,其余均分开使用,但上述双机械节温器都是一个布置在出水位置,一个布置在进水位置,使发动机内部结构不紧凑,且节油效果不理想,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双出水集成罩壳式节温器,它结构紧凑、节油效果好、成本低。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双出水集成罩壳式节温器,包括节温器罩、缸盖节温器、弹簧挡圈、水温传感器、节温器座及缸体节温器;所述节温器座和节温器罩密闭连接,所述节温器座内设有小循环通道、缸体出水通道和缸盖出水通道,所述小循环通道和缸体出水通道均与缸盖出水通道连通,所述缸盖节温器安装在节温器罩内,所述缸体节温器安装在节温器座的缸体出水通道内,所述水温传感器安装在弹簧挡圈上且二者均安装在节温器座的水温传感器安装座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采用缸盖节温器和缸体节温器,双节温器分别控制缸体、缸盖的冷却回路,实现更好的节油,更好的控制成本。
2.本发明设置了缸盖节温器和缸体节温器的双节温器,并且由双节温器、节温器座、节温器罩、水温传感器、小循环通道、暖风进口通道、出水管、油冷器回水管多个构件组装在一起,使发动机结构紧凑,缩短循环管路实现快速暖机,并可实现平台共用。
3.本发明的节温器座和节温器罩采用塑料材质,实现零部件轻量化。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等轴测视图;
图2:本发明主视图;
图3: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其中:1-螺钉;2.节温器罩;3-缸盖节温器;4-弹簧挡圈;5-水温传感器;6-节温器座;6-1-水温传感器安装座;7-缸体节温器;8-小循环通道;9-暖风进口通道;10-缸体出水通道;11-缸盖出水通道;12-出水管;13-油冷器回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新型双出水集成罩壳式节温器,包括节温器罩2、缸盖节温器3、弹簧挡圈4、水温传感器5、节温器座6及缸体节温器7;所述节温器座6和节温器罩2密闭连接,所述节温器座6内设有小循环通道8、缸体出水通道10和缸盖出水通道11,所述小循环通道8和缸体出水通道10均与缸盖出水通道11连通,所述缸盖节温器3安装在节温器罩2内,所述缸体节温器7安装在节温器座6的缸体出水通道10内,所述水温传感器5安装在弹簧挡圈4上且二者均安装在节温器座6的水温传感器安装座6-1内。
所述节温器罩2上设有暖风进口通道9和出水管12。
所述节温器座6和节温器罩2的材质均为塑料。
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58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附子产量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增强型复合导布辊辊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