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牡丹绿茶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0100.1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2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沈智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心缘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杨霞;翟攀攀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牡丹 鲜叶 绿茶 茶叶 茶多酚 揉捻 杀青 茶叶表面 绿茶加工 杀青处理 一芽二叶 一芽一叶 喷雾机 揉捻机 杀青机 预烘干 氨基酸 炒制 凉青 晾凉 摊开 摊青 叶面 叶质 维生素 晾晒 柔软 香气 喷洒 加工 日光 采摘 车间 保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牡丹绿茶的加工方法,涉及绿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于清明前后采摘牡丹的一芽一叶、一芽二叶鲜叶;将鲜叶摊开在竹筛上,于日光下晾晒至叶面光泽消失、叶质柔软;将摊青后的茶叶加入到杀青机中进行杀青处理,杀青结束后,将茶叶转移至凉青车间进行晾凉;采用喷雾机向杀青后的茶叶表面喷洒柚子水,然后转移至揉捻机中进行揉捻处理,下机;将揉捻后的茶叶先低温预烘干,再炒制干燥。本发明制得的牡丹绿茶汤色碧绿,叶底嫩绿,香气清新,且氨基酸、维生素和茶多酚等物质含量高,其中茶多酚保留了鲜叶中的88%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绿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牡丹绿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牡丹又名“富贵花”、“两百金”等,属芍药科芍药属,是我国重要的传统名花。牡丹栽培品种繁多,花冠硕大、花姿艳丽、色泽鲜艳、色味芳香、雍容华贵,素有“花中之王”之美誉。牡丹不仅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还有相当重要的药用价值。经检测,牡丹芽中蛋白质的含量为10.09%,氨基酸的含量为7.28%,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50%左右,牡丹多糖含量为4.21%,植物纤维为6.23%,总黄酮含量为9.57%,另外它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生理活性物质对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可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其实,早在明代就有利用牡丹芽做茶的记载,“春天剪牡丹芽,用泉水泡掉苦涩味后,晒干煮茶。香味特别,清香隽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牡丹绿茶的加工方法,制备的牡丹绿茶富含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还含有茶多酚等活性成分。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牡丹绿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摘:于清明前后采摘牡丹的一芽一叶、一芽二叶鲜叶;
S2、摊青:将鲜叶摊开在竹筛上,于日光下晾晒至叶面光泽消失、叶质柔软,晾晒过程中每隔5min翻一次;
S3、杀青:将摊青后的茶叶加入到杀青机中进行杀青处理,杀青温度为180-200℃,杀青时间为3-5min,杀青结束后,将茶叶转移至凉青车间进行晾凉;
S4、揉捻:采用喷雾机向杀青后的茶叶表面喷洒柚子水,然后转移至揉捻机中进行揉捻处理,先空揉8-10min,再加压揉捻4-6min,松压揉捻4-6min,再加压揉捻5-7min,松压揉捻5-7min,下机;
S5、干燥:将揉捻后的茶叶先低温预烘干至含水量为15-18%,再炒制干燥至含水量为4-6%。
优选地,所述S2中,摊放厚度为0.9-1.3kg/m2。
优选地,所述S3中,所述凉青车间的温度为13-15℃,湿度为60-65%。
优选地,所述S4中,喷洒柚子水之后在1-2min内转移至揉捻机中进行揉捻处理。
优选地,所述S4中,所述柚子水的制备如下:取柚子果肉,加入5-10倍的水,打汁,过滤,即得柚子水。
优选地,所述柚子水的用量为牡丹鲜叶质量的5-8%。
有益效果:本发明将摊青后的茶叶经杀青处理,破坏茶叶中酶的活化,制止酶促作用,保护茶叶中的活性成分,避免揉捻过程中多酚类化合物发生酶解;且在揉捻过程中,先空揉使茶叶软化,再加压揉捻,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叶片边缘组织损伤,喷洒的柚子水能够保护揉捻过程中的茶多酚等活性成分被氧化,将经揉捻处理后的茶叶先低温烘干,使其表面水分去除,再进行炒制干燥,有利于其香味散发,制得的牡丹绿茶汤色碧绿,叶底嫩绿,香气清新,且氨基酸、维生素和茶多酚等物质含量高,其中茶多酚保留了鲜叶中的88%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心缘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心缘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01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