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镁合金与铝合金的连接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56685.9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5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平;周卫鲁;李志超;朱希斌;孙亚星;孙然;贺连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20/02 | 分类号: | B23K20/02;B23K20/24;B23K20/26;C23C14/35;C23C14/1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王志坤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镁合金 铝合金 连接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镁合金与铝合金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主要包括:液压加压装置和电加热装置;
所述液压加压装置主要包括:液压缸、固定底座、绝缘材料;
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第一环形加热电极、第二环形加热电极、温控模块、加热电源、红外测温仪、保温材料;
所述液压缸、固定底座、绝缘材料、夹具依次相连,镁合金或铝合金固定于夹具上;第一环形加热电极和第二环形加热电极分别套在镁合金或铝合金表面;
所述第一环形加热电极、第二环形加热电极分别和温控模块相连,温控模块与电源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加压系统通过液压缸对固定底座进行施加压力,固定底座再通过夹具对待连接镁合金、铝合金进行加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模块用于对镁合金与铝合金加热的调控;所述环形加热电极用于对镁合金与铝合金待连接面的加热;所述红外测温仪用于对加热温度的实时测量;所述保温材料用于对镁合金、铝合金进行保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材料包裹在镁合金、铝合金、第一环形加热电极、第二环形加热电极的表面;所述红外测温仪对准镁合金和铝合金待连接面处设置。
5.一种镁合金与铝合金进行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方法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对铝合金与镁合金的待连接表面进行清洁处理,使待连接表面光洁无污染;
2)利用磁控溅射设备对步骤1)中经过清洁处理的铝合金与镁合金的待连接表面进行镀膜处理,在待连接表面镀一层非晶薄膜;
3)将步骤2)中待连接表面镀有非晶薄膜的铝合金与镁合金固定在夹具上,将环形电极放置铝合金与镁合金待加热的区域,将保温材料包裹在镁合金、铝合金、环形加热电极的表面,然后固定好红外测温仪,使得激光打在镁、铝合金待连接处,启动电源,对镁合金、铝合金进行加热,并保温;
4)对步骤3)中加热完成后的镁合金、铝合金进行加压连接,并保压,保压结束后空冷,即完成镁合金与铝合金的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清洁处理包括打磨,抛光。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溅射的靶材采用锆基非晶;所述非晶薄膜的厚度为500nm~4μm;优选的,非晶薄膜的厚度为2μm。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保温材料为两层隔热棉,隔热棉的厚度为5mm;所述加热的温度为400~500℃,保温的时间为5~10min。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加压的压力为5~10KN,保压时间为30~60min。
10.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和/或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连接方法在镁合金、铝合金、铜合金、锌合金中的任意两种或多种异种合金之间的连接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668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温TiAl合金与Ti
- 下一篇:一种微零件连续冲裁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