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极寒环境下的发动机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65745.6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52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何传成;罗朝发;覃壮革;朱桂泉;李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N19/02 | 分类号: | F02N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兴智翔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8 | 代理人: | 郭卫芹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环境 发动机 加热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极寒环境下的发动机加热装置,该发动机加热装置包括锅炉、发动机水泵和节温器,在发动机水泵与节温器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单向阀,该单向阀使得热水不能经由该管路从发动机水泵直接流入节温器。本发明的发动机加热装置能够满足柴油机本身零部件之间、柴油机与整车之间的装配性和稳定性,此发动机加热装置结构简单,稳定性高,能够避免锅炉加热时发生循环水短路的问题,使得热水在发动机内有效循环,从而使发动机得到有效加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加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极寒环境下的发动机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现有的柴油发动机而言,在低温环境下,起动性能较常温环境下会下降,并且温度越低,启动性能越差,例如在-15℃时,通常依靠发动机本体可以直接起动,在-30℃时,依靠在进气管进行进气辅助加热,也可以起动,但在环境温度低于-35℃,甚至在环境温度达到-40℃以下时,依靠发动机本体的进气辅助加热装置也难以起动。故在环境极低温(定义为低于-35℃)条件下,需要采取另外的发动机辅助加热装置对发动机进行加热才能确保发动机的起动,如常见的锅炉加热,即将锅炉加热后的热水送入到发动机机体内强制循环,循环的热水逐渐加热缸套、缸盖等,当发动机加热到20℃以上时,可以确保发动机顺利起动。
现有技术中的锅炉加热冷却水循环布置在理想状态下应当遵循以下循环过程:锅炉热水出口-发动机水泵进水口-发动机水泵-分水道-气缸水套-节温器处-循环水再回到锅炉。其中,节温器还将一部分热水泵入暖风机。
但是对于上述现有技术的水循环布置,在锅炉加热期间,由于节温器的作用,在水温没有达到节温器打开时,循环水会通过节温器的小循环在发动机内部进行循环(如图1所示);当采用锅炉在加热时,由于节温器的小循环(小循环即锅炉出水口-发动机水泵进水口-节温器-锅炉入水口的循环)在低温时常通,锅炉的热水进入发动机机体后,锅炉所带的小水泵在发动机节温器处形成低压,使进入发动机内的热水直接经过小循环重新回到锅炉入水口(即循环水短路),因此发动机缸套、缸盖(也即图1中的右半部分部件)实际并未得到有效加热。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极寒环境下的发动机加热装置,从而克服现有技术锅炉加热时发生循环水短路、发动机缸套、缸盖并未得到有效加热的缺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极寒环境下的发动机加热装置,该发动机加热装置包括锅炉、发动机水泵和节温器,在发动机水泵与节温器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单向阀,单向阀使得热水不能经由管路从发动机水泵直接流入节温器。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单向阀包括:外壳,其底部设置有多个开口;台阶面部件,其位于外壳的内部,并与外壳底部的中间位置连接;和弹性膜片,该弹性膜片设置于多个开口与台阶面部件之间,弹性膜片的内端置于台阶面部件的下台阶面与外壳底部之间,弹性膜片的外端抵住外壳底部。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弹性膜片与台阶面部件之间形成多个流通孔道,以使得热水能够通过流通孔道向发动机水泵流动。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热水从节温器流向发动机水泵时,内端紧贴下台阶面,外端在压力作用下能够向远离所述外壳底部的方向运动,以允许热水通过单向阀。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热水从所述发动机水泵流向节温器时,内端和外端在压力作用下抵住外壳底部,从而封闭多个流通孔道,以阻止热水通过单向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用于极寒环境下的发动机加热装置满足柴油机本身零部件之间、柴油机与整车之间的装配性和稳定性,此发动机加热装置结构简单,稳定性高,能够避免锅炉加热时发生循环水短路的问题,使得热水在发动机内有效循环,从而使发动机得到有效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57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