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电池厚度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26562.3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4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荆孟娜;张传明;厉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 | 代理人: | 段晓微,叶美琴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电池 厚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量电池厚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正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在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30万辆,在一辆纯电动汽车中,动力电池成本占整车成本近一半,而近期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的安全性问题层出不穷,这就对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在提升动力电池安全性的研究中,电池的厚度变化是一个直观的表现。可以通过电池厚度的变化,进一步分析电池内部的反应机理,从而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因此,电池厚度测量的精度直接影响着电池的安全性能。而现有的电池厚度测量方式基本上都是采用卡尺测量,然而,由于电池厚度面受各种因素影响并非平滑的平面结构,因此,在利用卡尺测量时,需要反复测量比较才能测量出电池的最大厚度,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测量电池厚度的装置。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测量电池厚度的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其中:
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相对布置在底座上,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之间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与底座固定,且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均可在导向杆上来回移动。
优选地,底座包括水平布置的基面板和相对布置在基面板两侧并与基面板固定的第一侧面板、第二侧面板;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均位于第一侧面板、第二侧面板之间;所述导向杆包括第一导向杆和位于第一导向杆水平方向一侧的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与第二导向杆之间预留供电池通过的间距,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的一端与第一侧面板固定,其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与第二侧面板固定。
优选地,第一导向杆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上杆体和第一下杆体。
优选地,第二导向杆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二上杆体和第二下杆体。
优选地,第一侧面板、第二侧面板相互平行并垂直于基面板。
优选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分别平行于第一侧面板、第二侧面板。
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底座,利用底座对待测量电池进行支撑,通过在底座上设置相对布置的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在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之间设置导向杆,以利用导向杆使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可以在底座上方进行相向移动,工作时,将待测量的电池放置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然后推动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直至二者分别与该电池的两侧侧面板接触,最后通过测量两个夹板之间的间距即可得电池的最大厚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测量电池厚度的装置,可以简单、快速、准确的测量电池的最大厚度,避免了卡尺测量带来的不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测量电池厚度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测量电池厚度的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测量电池厚度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测量电池厚度的装置的侧视图。
参照图1-2,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测量电池厚度的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夹板2和第二夹板3,其中:
第一夹板2、第二夹板3相对布置在底座1上,第一夹板2、第二夹板3之间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夹板2、第二夹板3与底座1固定,且第一夹板2、第二夹板3均可在导向杆上来回移动。
本发明在工作时,先将待测量的电池A放置在第一夹板2和第二夹板3之间,然后推动第一夹板2、第二夹板3直至二者分别与该电池A的两侧侧面板接触,最后通过测量两个夹板之间的间距即可得电池A的最大厚度。
由上可知,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测量电池A厚度的装置,可以简单、快速、准确的测量电池A的最大厚度,避免了卡尺测量带来的不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65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