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饲用甜高粱裹包青贮饲料制作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609870.2 申请日: 2017-07-25
公开(公告)号: CN107361212A 公开(公告)日: 2017-11-21
发明(设计)人: 尚占环;何辉;白彦福;李思林;李珊珊;郭灿灿;王婷;丁路明;王虎成;龙瑞军 申请(专利权)人: 兰州大学
主分类号: A23K30/10 分类号: A23K30/10
代理公司: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65 代理人: 倪钜芳
地址: 730000 甘肃***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饲用甜 高粱 青贮饲料 制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农牧业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饲用甜高粱裹包青贮饲料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粮改饲、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巨大国家战略任务下,饲草产品加工、供给的专业化、规模化、高效、安全、低成本等势必是我国近10年重大农业发展任务。这关系到农牧业全面发展,土地可持续利用,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等重大民生,生态建设等重大问题。因此,饲草产业健康发展必须以高品质产品生产为核心,才能铸造安全、健康的农业产业体系。

饲用甜高粱是草食家畜主要的饲草种类之一,美国、澳大利亚、印度、欧洲等草食家畜畜牧业大国30%以上的高粱产品是作为饲料。饲用高粱其低成本、高能量,同时功能性饲料营养成分较高,成为健康草食家畜的重要饲料来源。我国曾经大面积的种植高粱,但大多数是以籽粒收获,作为食用、酿用为主,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国民食品结构发生了重要改变,食用高粱逐渐退出了日常生活粮食结构中。酿用高粱目前是主要用途。饲用高粱的发展是近几年才逐渐得到重视。但是高粱饲用加工利用技术、机械化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饲用高粱产业发展。因此,全方位的研发饲用甜高粱产品、技术、机械设备等,是我国发展饲用甜高粱产业重要科技支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品质、绿色环保、低成本的饲用甜高粱裹包青贮饲料制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饲用甜高粱裹包青贮饲料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原料收获

甜高粱刈割过程中不带泥沙、塑料膜等杂物,刈割高度8-10cm;

B、原料粉碎

甜高粱叶片田间含水率为65%-70%,送到粉碎机进行切碎,平均碎度5-8cm;

C、原料晾晒

田间晾晒,甜高粱叶片晾晒后保证含水量不低于60%;

D、原料二次粉碎

原料二次粉碎,平均碎度2-3cm;

E、打捆

原料使用青贮缠网打捆,每立方米打捆密度在600公斤以上;

F、裹包

打捆后采用聚乙烯拉伸膜进行裹包密封,每立方米裹包密度在600公斤以上;

G、贮藏发酵

将打捆、裹包的原料单层堆放发酵,发酵7周后拆包使用。

所述步骤B中原料田间含水率判定,折取3-5个植株的叶片1条,叶片卷折并用手掌攥紧叶片呈团状,握紧手掌10秒钟后松开手掌,叶片团5-10秒后缓慢散开,送到粉碎机进行切碎。

所述步骤E打捆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缠网,重量10-15克/平方米,宽度0.8-1.6米。

所述步骤A中平坦地势刈割高度为8-9cm,地势高低不平处刈割高度为9-10cm。

所述步骤E打捆层数5层。

所述步骤 F裹包层数5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 甜高粱叶片田间含水率为65%-70%,送到粉碎机进行切碎,平均碎度5-8cm;田间晾晒,甜高粱叶片晾晒后保证含水量不低于60%;本发明的含水率高于传统方法,提高含水率进行后续发酵,不添加乳酸菌剂或者发酵剂,实现零添加发酵。原料进行二次粉碎,一次粉碎后晾晒,由于晾晒中会导致原料内外含水率不同,此时进行发酵会导致发酵不均匀影响原料品质,本发明晾晒后进行二次粉碎,使得原料内含水率均匀,后期发酵更佳均匀。原料使用青贮缠网打捆,每立方米打捆密度在600公斤以上;打捆后采用聚乙烯拉伸膜进行裹包密封,每立方米裹包密度在600公斤以上;保证了打捆、裹包密封强度密封,发酵7周后拆包使用,发酵原料产生较少的丁酸,味道、酸碱度都符合优质青贮饲草标准,特别适合饲用。此外本发明不拆包使用可以保存18个月之久,可以保存使用至下一年甜高粱收获。

2、原料田间含水率判定,折取3-5个植株的叶片1条,叶片卷折并用手掌攥紧叶片呈团状,握紧手掌10秒钟后松开手掌,叶片团5-10秒后缓慢散开,送到粉碎机进行切碎。田间使用仪器测含水率非常不方便,而且测量精度很难保证。通过本发明可以简单、快速测定甜高粱叶片含水率,大致测定含水率为65%-70%方便后续无添加发酵,在田间实现快速测定。

3、步骤E打捆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缠网,重量10-15克/平方米,宽度0.8-1.6米。步骤A中平坦地势刈割高度为8-9cm,地势高低不平处刈割高度为9-10cm。通过限定刈割高度严格控制甜高粱叶片质量。步骤E打捆层数5层,步骤 F裹包层数5层。 采用传统打捆和裹包技术便可实现原料保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98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