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气囊体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1499.2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9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其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其龙 |
主分类号: | B29C49/04 | 分类号: | B29C49/04;B29L2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齐云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十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气囊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维气囊体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气囊结构具有以下缺点:可塑性差、受压后形状稳定性差;气囊的外表面容易受损、污渍易浸入。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气囊的结构及其之最方法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气囊体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简单,操作简便且过程可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上述制作方法制作而得的三维气囊体,该三维气囊体表面光滑、防污效果好、不易刮伤,并且支撑效果强、耐用美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三维气囊体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热熔性塑胶于挤吹管内加热,往挤吹管内通入压缩气体,以使热熔性塑胶在挤吹管的挤出口处膨胀,然后经封口后切断分离,得到中空气囊。
将多个中空气囊置于热压熔合模具内,并充入200-1000℃的气体以熔化中空气囊的表面,然后对热压熔合模具内的中空气囊施压,以使相邻的中空气囊的表面互相熔合,得到三维气囊体。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三维气囊体,其由上述制作方法制作而得。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三维气囊体的制作方法的有益效果是:
热熔性塑胶通过压缩气体进行膨胀,中空气囊所具有的负载力和弹力均较高。由200-1000℃的气体熔化中空气囊的表面,使相邻的中空气囊的表面互相熔合,避免了将中空气囊的内壁熔化,提高了相邻中空气囊之间的熔合程度,并增加了三维气囊体的透气性能。
此外,由此方法制作而得的三维气囊体表面光滑、防污效果好、不易刮伤,并且支撑效果强、耐用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1提供的挤吹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2提供的中空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3提供的热压熔合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4提供的三维气囊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挤吹管;110-管体;120-管腔;130-挤出口;140-挤推件;150-通气管;151-第一管件;153-第二管件;20-中空气囊;210-气囊壁;220-气囊腔;30-热压熔合模具;310-模具架;320-移动模块;330-模具腔;40-三维气囊体;410-第一中空气囊;420-第二中空气囊;430-第三中空气囊;440-第四中空气囊;450-第五中空气囊;460-第六中空气囊;470-第七中空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三维气囊体及其制作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三维气囊体是由多个中空气囊熔合而成,成品表面呈现类似于水立方的视觉效果,美观大方。
中空气囊主要经以下步骤得到:
选取热熔性塑胶作为原料,并将其分布于挤吹管中。作为可选地,上述热熔性塑胶可以选自具有弹性的热塑弹性体材料,如聚氨酯类(TPE)、苯乙烯类(TPE),也可以选自非弹性塑胶。后者较前者能承受更大的空气压力,耐压度高。
本实施例中的挤吹管包括管体,管体内部具有管腔,热熔性塑胶则分布于管腔。挤吹管的一端设置挤出口,挤吹管的远离挤出口的一端连接有挤推件,该挤推件用于将挤吹管内的热熔性塑胶挤向挤出口。作为可选地,上述挤推件例如可以为螺杆。
进一步地,往挤吹管内通入压缩气体,压缩气体在挤吹管的挤出口处将热熔性塑胶膨胀。具体地,挤吹管内设置有通气管,通气管的两端分别与大气以及挤出口连通,压缩气体在通气管内向通向挤出口。本实施例中的通气管例如可以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第一管件与第二管件例如可以垂直设置。第一管件的一端与第二管件连通,另一端与大气连通;第二管件的一端与第一管件连通,另一端与挤出口连通。压缩气体由第一管件远离第二管件的一端进入,并沿第一管件进入第二管件,再沿第二管件通向挤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其龙,未经李其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14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牛仔面料的低温染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抽风磨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