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驾驶行为异常处理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56101.6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47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文;英正明;赵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30 | 分类号: | B60R2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褚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驾驶 行为 异常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驾驶行为异常处理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采集车辆的当前驾驶行为特征,其中,当前驾驶行为特征用于表示当前用户的驾驶行为;确定当前驾驶行为特征在预存的历史驾驶行为特征集合中出现的概率;在判断出概率小于预设阈值时,确定车辆当前的驾驶行为出现异常;通过预设的方式发出提示信息,其中,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车辆当前的驾驶行为出现异常。本发明解决了由于车辆防盗方法不智能造成的被盗不能及时发现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驾驶行为异常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车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海量的汽车形式数据被收集,通过计算机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已经产生各种各样的应用,如路况实时计算、远端车辆控制等,但也随之也带来一些新的挑战,比如汽车防盗。传统的防盗技术是通过中控门锁系统实现,然而,随着汽车开放给网络更多的权限,通过网络漏洞来入侵车主的车联网账户等方式来破解汽车防盗系统成为可能。为了防止汽车被盗,主要通过以下几种装置或系统来应对:
(1)机械式防盗装置,主要是利用机械锁来防止汽车操控装置的使用,但是这种装置容易被破解,而且影响司机的操作体验。
(2)电子式防盗装置,利用迅速发展的计算机和电子高科技技术,通过钥匙芯片来提供防盗的功能,然而,当钥匙芯片遗失后,任何拥有钥匙芯片的人都可开锁并启动汽车,因此,仍存在汽车被盗的可能。
(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汽车防盗系统,这种系统能够在用户发现被盗时,通过GPS定位车辆位置、远程控制汽车熄火等,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让用户在车辆被盗的第一时间感知到,耽误了时间,降低了用户找回汽车的可能性。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驾驶行为异常处理方法和装置,以至少解决由于车辆防盗方法不智能造成的被盗不能及时发现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驾驶行为异常处理方法,包括:采集车辆的当前驾驶行为特征,其中,所述当前驾驶行为特征用于表示当前用户的驾驶行为;确定所述当前驾驶行为特征在预存的历史驾驶行为特征集合中出现的概率;在判断出所述概率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车辆当前的驾驶行为出现异常;通过预设的方式发出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车辆当前的驾驶行为出现异常。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驾驶行为异常处理装置,包括:第一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车辆的当前驾驶行为特征,其中,所述当前驾驶行为特征用于表示当前用户的驾驶行为;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当前驾驶行为特征在预存的历史驾驶行为特征集合中出现的概率;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判断出所述概率小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车辆当前的驾驶行为出现异常;提示单元,用于通过预设的方式发出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车辆当前的驾驶行为出现异常。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采集车辆的当前驾驶行为特征,确定当前驾驶行为特征在预存的历史驾驶行为特征集合中出现的概率;在判断出概率小于预设阈值时,确定车辆当前的驾驶行为出现异常,通过预设的方式发出提示信息,以提示当前驾驶行为出现异常,通过确定当前驾驶行为特征在预存的历史驾驶行为特征集合中出现的概率来确定车辆当前的驾驶行为是否出现异常,达到了根据当前驾驶行为特征判断出当前车辆的驾驶行为是否出现异常的目的,从而实现了能及时发现车辆驾驶行为异常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车辆防盗方法不智能造成的被盗不能及时发现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驾驶行为异常处理方法的硬件环境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61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