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田菁与野生大豆间作的种植方法及配套精播施肥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9219.6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5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冬;隋学艳;王栋;田茜;李润芳;李湛;杨永义;辛富刚;刘世华;丁汉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C7/06 | 分类号: | A01C7/06;A01G13/00;A01G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5 | 代理人: | 韩百翠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田 野生 大豆 间作 种植 方法 配套 施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绿肥及饲用作物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野生大豆与田菁间作的种植方法,本发明还涉及其配套精播施肥机。
背景技术
田菁(Sesbania cannabina Pers.)、野生大豆(Glycine soja)均为一年生豆科植物,茎叶繁茂,生物量大,蛋白质含量高,是优异的绿肥及饲用作物。两者均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土壤适应性极强,在酸性、碱性、盐碱土、旱地、涝地均可生长,其根系发达,根瘤多,固氮能力强,可作为土壤修复和盐碱地改造的先锋植物。此外,田菁种子还可用来生产田菁胶,用于油田采油、选矿冶金、采矿爆破、纺织和日用化工,是天然植物胶用作物;野生大豆籽粒中粗蛋白含量高于栽培大豆,粗脂肪、总糖、总异黄酮及粗纤维含量低于栽培大豆,适宜作为新型优质蛋白质原料。因此,田菁和野生野生大豆是一种利用价值较高的植物,具有较广阔的栽培价值和应用前景。
野生大豆茎细弱,蔓生,株高0.5m以下,缠绕性极强,极易攀缘在伴生植物上,攀缘生长的野生大豆中上部冠层展开充分,茎粗叶大,群体通风透光条件得到改善,生物产量可进一步提高。田菁茎直立,高1.5m-3m,分枝部位在0.5m以上,分枝节间下部无叶片,是优良的蔓生型植物攀缘载体和伴生植物。
单作是目前田菁和野生大豆种植的主要方式,发明专利201410387615.4公开了一种田菁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精整大田:在田菁种籽收获以后,采用机械旋耕或耕翻整平大田;2)种籽处理:晴好天气(晒种温度为25℃以上)将田菁种籽均匀铺摊在水泥场上晒种5-6小时;3)播种施肥:每亩播经处理过的田菁种籽4-5公斤,每亩施用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20-30公斤;4)开沟盖籽:用机械或人工隔200厘米开挖一条畦沟(沟宽25厘米,沟深均为15厘米),在大田两头和中间各开一条横沟(沟宽30厘米,沟深均为15厘米),人工或机械碎土盖籽;5)水浆管理:播后即沟灌洇透水,出苗后干湿交替,湿润为主;6)适时埋青:在中下部荚果黄熟时即应收割埋青。本发明能促进田菁早出苗、出齐苗,保持苗期正常生长的基础上,加速大田群体生长,鲜草产量比其他种植方法高30%以上。发明专利201410155792.X公开了一种麦菁两熟高效栽培方法及麦菁配套收获割台,其中麦茬田菁直播种植技术,使用播种机进行田菁免耕播种,播种采用宽窄行条播,窄行行距40cm-45cm,宽行行距75cm-80cm,播深1cm-4cm,用种量4.5kg/hm2-7.5kg/hm2。发明专利201410198108.6公开了一种在盐碱地上种植野生大豆的方法,它首先将体积比为3:3:2:2的草炭、普通土、珍珠岩、蛭石混合,然后向每立方米的混合物中添加多菌灵230g-270g、复合肥4.5kg-5.5kg,将混合物搅拌均匀,得到育苗用培养基土;用所述培养基土对野生大豆进行育苗,约15-20天或待苗长至6cm-7cm后进行移栽,按株距30cm-40cm、行距40cm-50cm挖移植穴,穴深10cm-15cm,然后将幼苗移入移植穴中,填土浇水压实。
间作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间作是运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充分利用光能、空间和时间资源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发明专利201310189425.7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盐碱地的甜高粱与田菁间作的方法,甜高粱与田菁间作的行数比为1:3,甜高粱的株距均为25cm-30cm、行距100cm-105cm,田菁的行距为33cm-35cm;高粱的播种深度为3cm-4cm,每穴播种2-3粒,甜高粱2-3叶进行间苗或补苗,每穴定苗1株;田菁的播种深度为4cm-5cm,每穴播种4-6粒,田菁3-4叶时进行间苗或补苗,每穴定苗1株。
混作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期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发明专利201510521125.3公开了一种盐碱地柳枝稷和野大豆的混播方法。将盐碱地耕翻后耙平后,按280kg/亩-350kg/亩施用农家肥和红霉素药渣组成的混合肥料,起垄,垄高5cm-8cm,垄面宽8cm-10cm,垄底宽15cm-20cm,垄间距为15cm;预先将柳枝稷和野大豆的种子分别放入种子处理剂中浸泡8min-10min,垄上穴播,穴深3cm-5cm,先播种野大豆种子,覆土1.5cm-2cm后再播种柳枝稷种子,覆土填平;穴间距为40cm-50cm,穴中野大豆种子同柳枝稷种子的个数比为3:7-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心,未经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92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吸式精量播种机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小麦立体均匀可调节播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