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田菁与野生大豆间作的种植方法及配套精播施肥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9219.6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5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冬;隋学艳;王栋;田茜;李润芳;李湛;杨永义;辛富刚;刘世华;丁汉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C7/06 | 分类号: | A01C7/06;A01G13/00;A01G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5 | 代理人: | 韩百翠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田 野生 大豆 间作 种植 方法 配套 施肥 | ||
1.一种田菁与野生大豆间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宽窄行精播
田菁与野生大豆间作,使用播种机械进行间作播种,播种采用宽窄行条播,宽窄行布局为适合机械播种的交替播种方式,窄行距为10cm-15cm,宽行距为40cm-45cm,田菁用种量15kg/hm2-22.5kg/hm2、播深3cm-4cm,野生大豆用种量24kg/hm2-30kg/hm2、播深1cm-2cm;
(2)一次性施肥
种肥按照N 40kg/hm2-55kg/hm2和P2O5 120kg/hm2-165kg/hm2的有效用量施入窄行种子之间,施肥深度6cm-10cm;
(3)化学除草
田菁和野生大豆出苗前施用四唑啉酮类除草剂进行除草,出苗后施用咪唑啉酮类除草剂与环己烯酮类除草剂进行除草;
(4)刈割收获
初花期至盛花期,对田菁、野生大豆经行刈割,留茬高度5cm-10c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田菁与野生大豆间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适用于非盐碱地播种的宽窄行精播方法为:窄行距15cm,宽行距45cm,田菁用种量15kg/hm2、播深4cm,野生大豆用种量24kg/hm2、播深2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田菁与野生大豆间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适用于盐碱地播种的宽窄行精播方法为:窄行距10cm,宽行距40cm,田菁用种量22.5kg/hm2、播深3cm,野生大豆用种量30kg/hm2、播深1cm。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田菁与野生大豆间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的田菁采用株高2m-3m、全生育期130d-150d的中晚熟型田菁品种;野生大豆采用生物量大、攀爬能力强的野生大豆品种。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田菁与野生大豆间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的种肥采用速溶型单质化肥、复合肥或专用肥。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田菁与野生大豆间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的四唑啉酮类除草剂为乙草胺、异丙草胺或异丙甲草胺;咪唑啉酮类除草剂为禾草灭、丁苯草酮、烯草酮、噻草酮、环苯草酮、烯禾啶、吡喃草酮或三甲苯草酮;环己烯酮类除草剂为咪草酯、灭草烟、甲氧咪草烟、咪唑喹啉酸、甲基咪草烟或咪草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心,未经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921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吸式精量播种机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小麦立体均匀可调节播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