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硅的化学切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5467.0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9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李绍元;马文会;于洁;万小涵;杨春曦;杨佳;魏奎先;雷云;吕国强;谢克强;伍继君;杨斌;戴永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1/02 | 分类号: | H01L21/02;B28D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化学 切割 方法 | ||
1.一种超薄硅的化学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硅锭清洗,去除硅锭表面油污,备用;
(2)金属丝线细化、活化处理:采用稀硝酸溶液对金属丝线进行浸泡处理,完成对金属丝线的细化、活化,所述金属丝线为Au、Pt、Ag或Pd;
(3)刻蚀液配置:选取氢氟酸或氟化铵与氧化剂混合形成刻蚀液;所述刻蚀液中加入异丙醇或乙醇以改善其切割速度和均匀性;
(4)硅锭化学切割:将金属丝线悬空固定在刻蚀槽中,将清洗后的硅锭置于金属丝线上方,将步骤(3)配置好的刻蚀液倒入刻蚀槽中,并将硅锭及金属丝线完全浸没,以实现金属丝线催化的硅锭化学切割;
(5)硅片后处理:将切割后的薄片浸泡于碱性溶液中,或者浸泡于HF与氧化剂的混合溶液中进行表面处理,混合溶液中HF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0%,氧化剂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45%,然后采用大量去离子水冲洗、吹干即可,所述氧化剂为H2O2、HNO3、Fe(NO3)3、KMnO4、 KBrO3、K2Cr2O7、 Na2S2O8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薄硅的化学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硅锭为单晶硅或者多晶硅;金属丝线的直径在5~50μ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薄硅的化学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氧化剂为H2O2、HNO3、Fe(NO3)3、KMnO4、 KBrO3、K2Cr2O7、 Na2S2O8中的一种或多种按任意比例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薄硅的化学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刻蚀液中氢氟酸或氟化铵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60%,氧化剂的质量百分比浓度浓度为5%~8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薄硅的化学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碱性溶液为KOH溶液或NaOH溶液,其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546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梳棉机
- 下一篇:一种无纺布梳理机吸边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