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传动比的行星齿轮换挡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0269.0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0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托尔斯滕·比尔曼;弗朗茨·屈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62 | 分类号: | F16H3/62;F16H6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丁永凡;周涛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比 行星 齿轮 换挡 变速器 | ||
1.一种行星齿轮换挡变速器,具有:
-功率输入端(I1);
-功率输出端(O1);
-前置级变速器(VG),所述前置级变速器通过所述功率输入端(I 1)驱动,所述前置级变速器具有固定的传动比,所述前置级变速器具有前置级太阳轮(VS1)、前置级行星齿轮组(VP1)、前置级行星齿轮架(VC1)和前置级齿圈(VH1);
-负载级变速器(LG),所述负载级变速器通过所述前置级变速器(VG)驱动,所述负载级变速器具有第一负载级太阳轮(LS1)、第二负载级太阳轮(LS2)、负载级行星齿轮(LP1、LP2)、第一负载级行星齿轮架(LC1)和第一负载级齿圈(LH1),和
-双离合器装置(DK),所述双离合器装置具有:第一离合器(K1),用于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负载级太阳轮(LS1)耦联到所述前置级行星齿轮架(VC1)上;和第二离合器(K2),用于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二负载级太阳轮(LS2)耦联到所述前置级行星齿轮架(VC1)上;
-其中所述双离合器装置(DK)设置在中间区域中,所述中间区域在空间上轴向位于所述前置级变速器(VG)和所述负载级变速器(LG)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齿轮换挡变速器,
其特征在于,
经由所述负载级行星齿轮架(LC1)从所述负载级变速器(LG)中进行功率截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星齿轮换挡变速器,
其特征在于,
第一负载级行星齿轮组(LP1)的行星齿轮径向从内部接合到所述负载级齿圈(LH1)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星齿轮换挡变速器,
其特征在于,
第一负载级行星齿轮组(LP1)和第二负载级行星齿轮组(LP2)共同形成具有分级的行星齿轮的分级行星齿轮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星齿轮换挡变速器,
其特征在于,
第一负载级行星齿轮组(LP1)的接合到所述负载级齿圈(LH1)中的行星齿轮具有如下节圆直径,所述节圆直径小于第二负载级行星齿轮组(LP2)的行星齿轮的节圆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星齿轮换挡变速器,
其特征在于,
设有轴颈(LW1),所述轴颈将所述第一负载级太阳轮(LS1)与所述第一离合器(K1)的内转子(BK1)连接,并且在所述轴颈(LW1)上可转动地设置有空心轴(LW2),所述空心轴将所述第二负载级太阳轮(LS2)与所述第二离合器(K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星齿轮换挡变速器,
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离合器(K1,K2)构成为多片式离合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星齿轮换挡变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离合器装置(DK)具有离合器壳体,所述离合器壳体转动刚性地联接到所述前置级变速器(VG)的行星齿轮架(VC1)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星齿轮换挡变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颈(LW1)和输入轴相对彼此定心,所述轴颈驱动所述第一负载级太阳轮(LS1),所述输入轴驱动所述前置级太阳轮(VS1)。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星齿轮换挡变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离合器装置(DK)的离合器(K1,K2)轴向并排设置并且至少在离合器薄片方面通过使用同类的构件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026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传动比的换挡变速器装置
- 下一篇:高传动比的行星齿轮换挡变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