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藕汁加工用复合酶及藕汁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80475.X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4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绍云;熊粲;詹志春;周樱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新华扬山野生物有限公司;武汉新华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华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北神舟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9/50 | 分类号: | C12N9/50;C12N9/42;C12N9/18;C12N9/26;C12N9/88;A23L2/8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李佳 |
地址: | 641300 四川省资阳市资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藕汁加 工用 复合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藕汁加工用复合酶及藕汁加工方法,属于食品领域。藕汁加工即将藕浸泡于含有低温酶的溶液中得浸泡混合物,然后将浸泡混合物打浆,再用非低温酶酶解并过滤,收集滤液得藕汁。其中,低温酶包括重量比为5‑10:2‑4:1‑5:5‑10的酸性蛋白酶、低温纤维素酶、低温果胶酶和低温淀粉酶;非低温酶包括重量比为5‑10:2‑4:1‑3的中温淀粉酶、耐热纤维素酶和耐热木聚糖酶。复合酶包括上述低温酶和非低温酶。上述加工方法简单,能较大限度减少营养物质的破坏,增加活性肽等含量,减少残渣量并提高藕的利用率。通过加入复合酶,可避免藕发生褐变,无需添加化学护色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藕汁加工用复合酶及藕汁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莲藕在我国南方地区广为种植,尤以湖北为盛,是我国极为重要的一种水生蔬菜。莲藕营养丰富,主要含有淀粉、蛋白质、天门冬素、维生素C以及氧化酶等成分,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低脂食品,且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莲藕熟食能健脾和胃、益血补心,有消食、止渴、生津的功效;生食则可清热解烦、去火凉血,解渴止呕,如将鲜藕压榨取汁,其功效更甚。故此,藕汁饮料已经成为莲藕加工行业中的一种重要产品。
传统的藕汁加工工艺为将藕洗净去皮后,破碎压榨取汁,然后再进行离心或过滤分离得到藕汁,再经调配、灭菌、灌装等步骤形成最终产品。采用此种工艺生产时,出汁率较低,渣滓很多,原料利用率不高。也有人对此工艺进行了简单改进,就是在破碎压榨后加入酶进行酶解,但大部分添加的都是单一的淀粉酶,酶解效果不佳。
另外,由于莲藕中存在多酚氧化酶,在破碎磨浆过程中容易发生褐变,导致终产品色泽不佳,通常的做法是采用酸化处理,使得多酚氧化酶失活,进而抑制褐变的发生;更有不法商家采用亚硫酸盐来抑制褐变的发生,从而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藕汁加工用复合酶,该复合酶所含的酶种类丰富,且各酶复合作用佳,一方面可避免莲藕发生褐变,无需添加柠檬酸、亚硫酸盐等化学护色剂;另一方面可大大增加藕汁中活性肽、低聚糖等有益成分的含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藕汁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简单,能较大限度减少营养物质的破坏,减少残渣量,提高藕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提高莲藕的利用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藕汁加工用复合酶,包括低温酶和非低温酶,低温酶包括重量比为5-10:2-4:1-5:5-10的酸性蛋白酶、低温纤维素酶、低温果胶酶和低温淀粉酶,非低温酶包括重量比为5-10:2-4:1-3的中温淀粉酶、耐热纤维素酶和耐热木聚糖酶。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藕汁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藕浸泡于含有上述低温酶的溶液中得浸泡混合物,然后将浸泡混合物打浆得浆液,用上述非低温酶酶解浆液得酶解液,过滤酶解液,收集滤液得藕汁。其中,溶液主要由重量比为0.01-0.05:100的低温酶和水混合而得。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藕汁加工方法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酸性蛋白酶、低温纤维素酶、低温果胶酶和低温淀粉酶共同作为低温酶用于藕汁的浸泡和打浆,改善了该两个步骤中莲藕成分的酶解效果,提高了莲藕各组成成分的溶出率,减少了残渣量,并提高了浆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其口感。此外,通过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的复合降解作用,增加了浆液中活性肽等有益成分的含量。再者,酸性蛋白酶通过酶解作用破坏了莲藕中的多酚氧化酶,能较好地避免莲藕发生褐变现象,无需添加其它护色剂。
将中温淀粉酶、耐热纤维素酶和耐热木聚糖酶作为非低温酶对上述浆液进行酶解,可进一步提高藕汁营养物质的溶出率,增加低聚糖等物质的含量。此外,通过将上述低温酶和非低温酶对藕汁进行分阶段酶解,降低了藕汁加工过程中加热酶解阶段的受热时间,从而较大限度减少了莲藕中营养物质的破坏。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新华扬山野生物有限公司;武汉新华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华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北神舟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新华扬山野生物有限公司;武汉新华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华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北神舟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04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