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升力型高速海洋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9141.8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15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强;刘开周;杨翊;衣瑞文;孙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1/14 | 分类号: | B63B1/14;B63B35/00;B63G8/00;B63H21/2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何丽英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力 高速 海洋 机器人 | ||
1.一种升力型高速海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可折叠前翼(2)、可折叠后翼(3)、附体(4)、主推进装置(8)及侧推进装置(24),其中主体(1)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附体(4),两侧附体(4)通过可折叠前翼(2)和可折叠后翼(3)与主体(1)连接,所述主体(1)的艉部设有主推进装置(8),两侧附体(4)的艉部均设有侧推进装置(24),通过可折叠前翼(2)和可折叠后翼(3)的同步折叠和展开实现海洋机器人的水面航行和水下航行状态的切换;
所述主体(1)和附体(4)采用回转体构型,所述可折叠前翼(2)和可折叠后翼(3)的剖面为倒置水翼型结构;
所述可折叠前翼(2)和可折叠后翼(3)为可折叠机构;在水面航行时,可折叠前翼(2)和可折叠后翼(3)向主体(1)的下部折叠,呈八字形布置;在水下航行时,可折叠前翼(2)和可折叠后翼(3)展开,与主体(1)呈水平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力型高速海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有热动力舱(19)及位于热动力舱(19)前、后端的监测仪器容置仓和声学电子舱(23),所述主体(1)的艉部设有艉舵(7),所述主体(1)的腹部设有侧扫声纳(10),所述侧扫声纳(10)的外侧设有与主体(1)连接的整流罩,所述整流罩为V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力型高速海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仪器容置仓内设有前视声纳(9)、侧扫声纳(10)、光纤陀螺(12)、无线网桥(13)、无线电台(14)、多普勒计程仪(15)、深度计(16)、北斗/GPS(17)及控制计算机(1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力型高速海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在低速航行时,所述热动力舱(19)为电池组(22)充电;在高速航行时,所述热动力舱(19)和电池组(22)分别为主推进装置(8)和侧推进装置(24)提供电力。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力型高速海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动力舱(19)采用Li/SF6燃料,可通过闭式燃烧发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力型高速海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艏部与艉部分别设有前轴流泵(11)和后轴流泵(20),所述前轴流泵(11)和后轴流泵(20)用于在低速航行状态下通过向上喷射提供下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力型高速海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前翼(2)内设有前舵(5),所述可折叠后翼(3)内设有后舵(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力型高速海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体(4)内设有电池控制器(21)及与电池控制器(21)连接的电池组(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914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中心机房集中冷却系统
- 下一篇:一种活动断阶、气泡减阻地效翼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