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栗皮制备氮硫掺杂碳点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51593.7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7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秀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15 | 分类号: | C01B32/15;C01B32/05;B82Y30/00;B82Y40/00;C09K11/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栗 制备 掺杂 方法 | ||
1.一种板栗皮制备氮硫掺杂碳点的方法,其特征是:将板栗皮作为碳源,经过粉碎后与硫脲掺杂进行高温热解反应,得到高荧光强度的氮硫元素的纳米碳点。制备的碳点成本低,可以实现废物利用,可用于荧光成像等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板栗皮用高速搅拌机粉碎成超细粉末;
(2)将粉碎好的超细粉末与硫脲加入到马弗炉中,高温加热350-460℃反应1-5小时;
(3)冷却到室温后将其研磨成粉末,用无水乙醇萃取,过滤得到棕黄色液体;
(4)将得到的棕黄色液体蒸去溶剂,得到的粉末在用去离子水溶解后,经过0.22um的微孔滤膜过滤,即可得到碳点溶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栗皮制备氮硫掺杂碳点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所述板栗皮为板栗果肉的外皮,经过废物回收可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栗皮制备氮硫掺杂碳点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所述马弗炉加热温度在350-460℃之间,加热时间在1-5小时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栗皮制备氮硫掺杂碳点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所述过滤为0.22um的微孔滤膜过滤,除去大颗粒的杂质。
5.一种板栗皮制备氮硫掺杂碳点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中所述加热蒸馏温度在60℃以下,采用减压旋转蒸发方法。萃取洗涤步骤(3)和步骤(4)可以重复操作,以获得纯净的碳点产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栗皮制备氮硫掺杂碳点的方法,其特征是:制备的碳点具有高亮度荧光发光性质,可以应用于荧光成像等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159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