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味金针菜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20810.6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2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淑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启源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1/00 | 分类号: | A23L3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61220 | 代理人: | 康凯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沣***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味 金针菜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风味金针菜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金针菜别称黄花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花蕾,味鲜质嫩,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花粉、糖、蛋白质、维生素C、钙、脂肪、胡萝卜素、氨基酸等人体所必需的养分,其所含的胡萝卜素甚至超过西红柿的几倍。金针菜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对吐血、大便带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疗效,可作为病后或产后的调补品。其根在民间常作药用,味甘、性凉,有利尿消肿的功用,有毒。一般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浮肿、淋病、乳痈肿痛等症;具有抗菌、抗血吸虫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肺结核、血吸虫病。
金针菜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花卉珍品蔬菜,金针菜的挥发成分多达58 种,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孕妇、中老年人、过度劳累者尤其适合食用。在人们的生活消费中逐年上升,我国的金针菜作为绿色食品已出口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地,销售势头良好。
然而,由于金针菜开花正值6—8 月高温季节,其采摘后的呼吸强度极为旺盛,在常温下其耐贮藏性能很差,一般3 ~4 d 后就开始腐烂,再加上受贮藏条件所限,金针菜季节性供应极不平衡,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需要。鲜金针菜中含有一种秋水仙碱的物质,在体内易氧化为二秋水仙碱,具有较大的毒性。因此,食用时应先将鲜金针菜用开水焯过,再用清水浸泡2 h 以上,捞出用水冲洗后进行炒食,这样就能破坏掉秋水仙碱,安全食用。金针菜加工业水平低下,主要以蒸、晒最传统的方法干制,在传统的生产过程中有的使用了过量的亚硫酸盐护色,致使产品中SO2的含量大大超标,人体如摄入过量的SO2,会引起多种疾病。目前,金针菜加工产品单一、经济效益低,这些都阻碍了金针菜种植者的增收和金针菜行业的整体发展,因此,开发金针菜系列即食产品,提高产品品质,解决制约金针菜产业发展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加工,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加工效率的味金针菜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风味金针菜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原料的选择,挑拣出霉变的干金针菜,选取形状齐整的干金针菜作为原料;
第二步,原料的处理,将挑选好的金针菜放入清水中浸泡2 h,把泡好的金针菜切除其根部,切好后的金针菜放置沥干水分;
第三步,煮制,另起一锅,在锅中加入水,待水煮沸时倒入沥干水分的金针菜,煮制5 min;
第四步,冷却、沥干,将煮制后的金针菜放入冰水中使其冷却,冷却下来的金针菜放置使其沥干水分;
第五步,味汁调配,冷开水1500 g 盛入不锈钢容器,放入野山椒200 g、生姜30 g、洋葱50 g、干辣椒20 g、八角5 g、桂皮5 g、食盐45 g、味精7. 5 g、白醋20 g,搅匀;
第六步,腌制,将沥干的金针菜放入装有味汁的容器中腌制;
第七步,包装,采用真空包装机封口,将后熟好的菜装入包装袋,复合袋用真空包装机在100 Pa的真空度下抽空封口,热合宽度大于8 mm;
第八步,辊压整形,将真空封口后的菜袋辊压整形检查,使袋表面呈扁平状,同时应检出不合格的次品袋;
第九步,杀菌、冷却,于90-100℃下杀菌5 ~15 min,杀菌后,冷却至室温。
优选地,第二步中清水温度为30-40度。
优选地,第九步中杀菌后冷却至室温的时间为5-10min。
优选地,第六步中腌制时间为6h。
优选地,第六步腌制过程中加入浓度为0.5%的CaCl2 溶液。
本发明操作简单,方便加工,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加工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发明风味金针菜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原料的选择,挑拣出霉变的干金针菜,选取形状齐整的干金针菜作为原料;
第二步,原料的处理,将挑选好的金针菜放入清水中浸泡2 h,把泡好的金针菜切除其根部,切好后的金针菜放置沥干水分;
第三步,煮制,另起一锅,在锅中加入水,待水煮沸时倒入沥干水分的金针菜,煮制5 min;
第四步,冷却、沥干,将煮制后的金针菜放入冰水中使其冷却,冷却下来的金针菜放置使其沥干水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启源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启源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08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猴头菌膨化食品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灵芝三萜的提取方法及灵芝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