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非淀粉多糖的花生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8473.9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0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陆健;蔡国林;侯德宝;李晓敏;吴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K10/12 | 分类号: | A23K10/12;A23K10/14;A23K10/18;A23K10/37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3211 | 代理人: | 彭素琴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淀粉 多糖 花生 蛋白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非淀粉多糖的花生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动物饲料领域。
背景技术
花生粕是花生仁经高温压榨提油后的副产品,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花生粕的营养价值较高,2015年,中国花生粕产量300多万吨,蛋白含量高达48%左右,是潜在的重要饲料蛋白。然而,花生粕存在约占总量的30%的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NSP),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等,半纤维素又包括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等。非淀粉多糖在动物小肠内会增加食糜粘性,阻碍营养物质和消化酶的结合;由于食糜通过速度与消化率的降低,为细菌特别是致病菌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可导致动物腹泻率增加、刺激肠道粘膜层增厚,损害微绒毛,减少养分吸收;此外,大量的非淀粉多糖会充当营养稀释剂作用,降低了饲料的能量,导致饲料表观代谢能降低。
目前已有申请号为201510583133.0和200810202911.7等专利中所述。对于降解非淀粉多糖的思路都是在饲料原料中直接添加复合酶制剂,和饲料复配后一同进食到动物的肠胃中,然后在肠胃的大环境中发生酶解反应,降解非淀粉多糖,消除其部分抗营养作用。这些专利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在动物的肠胃中尤其是在胃中,酸性极强,不是复合酶制剂中各单一酶的最适反应条件,这种体外添加、体内起作用的方法对于降解非淀粉多糖的效果极其有限;(2)部分未降解的非淀粉多糖与营养素充分结合,从而影响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影响饲料利用率;(3)饲料原料的非淀粉多糖组成存在差异,未针对花生粕进行非淀粉多糖降解酶进行特异开发。针对这些不足,有必要进行花生粕非淀粉多糖降解酶的特异性复配,通过发酵技术进行动物体外降解,非淀粉多糖降解率高,同时降解产物可以被有益微生物转化成有益代谢产物,起到调节动物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的作用。
花生蛋白分为两大类:水溶性蛋白和盐溶性蛋白,其中约有10%的蛋白质是水溶性蛋白,其余的90%为盐溶性蛋白。花生粕中优质蛋白不足,不利于动物消化吸收的大分子蛋白偏多;花生粕肽的含量偏少,跟鱼粉、发酵豆粕等市场上主要的饲料蛋白原料相比,蛋白质的可消化吸收率较低。另外,花生粕中缺乏赖氨酸、蛋氨酸等必需氨基酸,赖氨酸是花生粕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当花生粕中的可利用赖氨酸不足时,用它来替代豆粕饲喂鸡、猪等单胃动物就会降低动物的生长性能。花生粕蛋白的这些缺陷,严重影响了花生粕在饲料行业的高效利用。
目前在对花生粕的利用上,专利201410283363.0的利用花生粕二步固态发酵生产益生肽的方法,虽然能够得到多肽和乳酸含量较高的饲料,但是其非淀粉多糖含量约占总量的20%以上。此外,本研究组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510662262.9的专利申请中,将绿色木霉、枯草芽孢杆菌和干酪乳酸菌接种于花生粕上,能够获得黄曲霉毒素B1无检出、多肽丰富的花生粕,但未对非淀粉多糖进行处理。
综上,有效提高非淀粉多糖含量以提高动物对饲料蛋白的利用率以及提高花生粕中必需氨基酸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非淀粉多糖的花生蛋白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低非淀粉多糖的花生蛋白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将花生粕原料加水灭菌后,接种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一段时间,然后再加一定量的水和复合酶制剂进行酶解,酶解后升温灭酶,冷却,加入活化后的乳酸菌或者同时加入酵母菌,半固态发酵,发酵结束后固液分离、烘干、粉碎,即得到花生蛋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花生粕加水灭菌,是按照1:(0.6~1)的料水比添加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接种量为2~5wt%(比如100g花生粕原料添加2~5g解淀粉芽孢杆菌种子液)。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的时间为60~84h。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是在32~40℃下进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后加入的水,是加水至料水比1:(2.5~3.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酶制剂中含有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果胶酶、β-葡聚糖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的添加量为50~150U/g;果胶酶的添加量为100-300U/g。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酶解的条件为:45~55℃下酶解反应3~5h。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乳酸菌的接种量为4-8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84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