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绘制方式选择三维场景中物体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14074.6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0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5/00 | 分类号: | G06T15/00;G06T1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刘元霞;张祖萍 |
地址: | 5105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绘制 方式 选择 三维 场景 物体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绘制方式选择三维场景中物体的方法,包括获取三维场景的图像;为三维场景中的每个物体分配不同的颜色值;按照分配的颜色值绘制三维场景中的所有物体得到三维场景的颜色表达图像;根据选择区域对绘制得到的三维场景的颜色表达图像进行裁剪;裁剪后的颜色表达图像中每个像素的颜色值与物体进行对应,从而确定出被选中的物体。本发明还提供通过绘制方式选择三维场景中物体的系统。本发明利用显卡进行计算,无需占用CPU的计算资源,可以减少视口变换的缩放比例,在栅格化时能覆盖更多的像素,减少漏选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通过绘制方式选择三维场景中物体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多边形网格在图形学和建模中广泛使用,用来模拟复杂物体的表面,如建筑、车辆、人体等,多边形网格为一个多边形列表。三角网格是全部由三角形组成的多边形网格,三角网格为一个三角形列表。在三维CAD软件中编辑三角网格模型时,存在大量三角形,通常采用选择判断方法来获取选中的三角形。传统的选择判断方法经常使用求交计算来判断点与几何元素的关系,例如使用射线法来判断三维场景中的物体是否被选中。射线法基本的判断原理是从选择点引出一条射线,射线方向为观察平面的法向量(从屏幕外往屏幕内的方向),将该射线与三维场景中的物体进行求交计算,如果相交,则物体被选中,否则没有被选中。
但是,在三维场景中用求交计算的方法来判断物体是否被选中的方式需要占用大量的CPU计算资源,如果三维场景中存在大量物体,则会严重影响选择速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绘制方式选择三维场景中物体的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通过绘制方式选择三维场景中物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获取三维场景的图像;
步骤S11,为三维场景中的每个物体分配不同的颜色值;
步骤S12,按照步骤S11分配的颜色值绘制三维场景中的所有物体得到三维场景的颜色表达图像;
步骤S13,根据选择区域对步骤S12绘制得到的三维场景的颜色表达图像进行裁剪;
步骤S14,裁剪后的颜色表达图像中每个像素的颜色值与物体进行对应,从而确定出被选中的物体。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1包括:为三维场景中的每个物体根据其唯一标识符分配一个唯一的RGB颜色值并将其存储在颜色缓冲区中,将唯一的RGB颜色值与物体的唯一标识符的对应关系以关系表的形式存储在存储器中;
所述步骤S12包括:按照所述关系表从颜色缓冲区中提取相应的RGB颜色值对三维场景中的所有物体进行绘制,得到三维场景的颜色表达图像并将其存储在存储器中;
所述步骤S13包括:从存储器中取出三维场景的颜色表达图像,裁剪窗口根据选择区域对三维场景的颜色表达图像进行裁剪,其中裁剪窗口的位置和大小设置为与所述选择区域的位置和大小一致;
所述步骤S14包括:根据所述关系表,将裁剪后的三维场景的颜色表达图像内每个像素的RGB颜色值与唯一标识符进行映射,唯一标识符被映射到则表示拥有该唯一标识符的物体被选中。
一种通过绘制方式选择三维场景中物体的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获取模块,获取三维场景的图像;
分配模块,为三维场景中的每个物体分配不同的颜色值;
绘制模块,按照所述分配模块分配的颜色值对三维场景中的所有物体进行绘制得到三维场景的颜色表达图像;
裁剪模块,根据选择区域对所述绘制模块绘制得到的三维场景的颜色表达图像进行裁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40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