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壳,具有其的换向器及换向器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67213.7 | 申请日: | 2016-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3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宇;王裕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凯中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9/04 | 分类号: | H01R39/04;H01R39/06;H01R4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敏 |
地址: | 51812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换向器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铜壳,具有其的换向器及换向器制作方法,其中铜壳包括若干个导体连接片,相邻的导体连接片之间通过桥接段连接;导体连接片具有连接部和焊接部;连接部包括第一部分,和一端与第一部分连接、另一端与焊接部连接的第二部分,连接部与石墨盘连接时,第一部分靠近石墨盘的圆心设置,第二部分具有沿铜壳周向布置的两个侧边;铜壳与石墨盘连接时,每一个侧边与与其最靠近的换向槽之间至少具有间隔距离,该间隔距离使得位于第二部分下方的焊料熔化后无法流入到换向槽内部。本发明的铜壳在焊接外接绕组时热传导不易发生焊料熔化,不会使石墨换向片脱离或松动或接触不完整,也就不会导致换向器丧失换向功能或换向功能异常,因而次品率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向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壳,具有其的换向器及换向器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电机在转动时,每转一周相关绕组线圈会两次经过同一定向磁场,这样就会使该绕组中的感应电流发生方向的改变,换向器的作用就是使输出的电流方向不变。换向器作为有刷电机的主要部件之一,在电机马达上应用广泛。
现有技术中换向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石墨片01,沿周向所述石墨片01被均匀分成若干个石墨块02,且每一个石墨块02上都通过焊料焊接有一导体连接片03,导体连接片03包括用于焊接在石墨块02上的连接部分04和与连接部分04连接的焊接部分05,焊接部分05上设有挂线钩06,外接绕组线焊接在所述焊接部分05和挂线钩06之间。
在生产换向器的实际工作中,发明人发现,当在焊接部分05和挂线钩06之间焊接外接绕组线时,位于连接部分04和石墨块02之间的焊料有时会熔化并进入相邻的两个石墨块02之间,使这两个石墨块02短路,进而导致换向器的换向功能失效,这种换向器无法使用,只能报废;另外,焊料熔化后,石墨与铜壳连接部分04之间的接触不完整,容易出现脱离或松动,也会导致换向器丧失换向功能或导致换向功能异常。这种现象偶尔发生,并未引起大家的重视,发明人经过长时间的认真观察总结,发现总是在靠近石墨块02外圆周的位置,也即图1所示靠近焊接部分05的连接部分04底部出现焊料熔化的现象,进而流入相邻的两个石墨块02之间造成短路。发明人经过认真考察生产换向器的实际工作过程,发现当将外接绕组线焊接在焊接部分05和挂线钩06之间时,如果焊接温度较高,热量就会通过焊接部分05传递到连接部分04,由于靠近焊接部分05的连接部分04温度升高最为明显,因而热量传递到该部分后,引起了焊料熔化,进而出现上述短路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铜壳在焊接外接绕组线时,热量容易从焊接部传递到连接部分引发焊料熔化,导致换向器功能丧失,以致换向器次品率高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在焊接外接绕组时不易发生焊料熔化,不会丧失换向功能,因而换向器次品率低的铜壳。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铜壳的换向器,以及换向器的制作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铜壳,包括若干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导体连接片,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导体连接片之间通过可去除的桥接段连接;所述导体连接片具有适于与石墨盘连接的连接部,和用于与外接绕组线焊接连接的焊接部;
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部分,和一端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焊接部连接的第二部分,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石墨盘连接时,所述第一部分靠近所述石墨盘的圆心设置,所述第二部分具有沿所述铜壳周向布置的两个侧边;所述连接部底面为与焊接部垂直相连的平面;
当所述铜壳与所述石墨盘固定连接时,每一个所述侧边与与其最靠近的换向槽之间至少具有间隔距离,该间隔距离使得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下方的所述焊料熔化后无法流入到所述换向槽内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每个所述第二部分的两个所述侧边同时向对方侧凹陷形成凹槽,从而使两个所述侧边与与其最靠近的所述换向槽之间的距离均≥所述间隔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凯中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凯中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672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