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斛发酵原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0588.2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4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萌;王昌涛;赵丹;张佳婵;王冬冬;谢娅霏;刘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8/99 | 分类号: | A61K8/99;A61K8/97;A61Q19/00;A61Q19/08;A23L33/00;A23L33/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4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斛 发酵 原浆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斛发酵原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铁皮石斛(DendrobiumofficinaleKimuraetMigo)是我国名贵中草药,系兰科石斛 属植物,因表皮呈铁绿色而得名,具有生津滋阴、明目养胃、补肾强身等功效。据文 献报道,石斛属植物中的主要药效成分为多糖、生物碱、糖苷、菲类、联苄类和氨基 酸等。多糖在铁皮石斛中的含量高,且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抗氧化、增强免疫力以及 降低血糖等生理功能。
国内外对于石斛研究中,石斛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以水提醇沉法为主,还有酶法 提取和超声波辅助提取等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斛发酵原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方法利用发 酵工程技术从石斛中提取活性物质,操作简单,且由于不添加任何外来物质,制备得 到的石斛发酵原浆对皮肤安全无伤害,将其应用于化妆品中具有很高的抗衰老活性。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石斛发酵原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石斛干粉、水和 发酵菌混合得到初始体系,并对所述初始体系进行发酵培养,即得到石斛发酵原浆。
本发明中,所述石斛干粉采用石斛的茎部制成。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石斛干粉、所述水和所述发酵菌的配比可为1g:(9~20) mL:(0.1~1)mL,具体可为1g:12mL:0.6mL或1g:(12~20)mL:(0.6~1)mL;
所述发酵菌的浓度可为(105~108)CFU/mL。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发酵培养的温度可为35~50℃,具体可为38℃、35~40℃、 35~38℃或38~50℃;所述发酵培养的时间可为4.5~6.5h,具体可为6h、4.5~6h或6~6.5 h。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石斛干粉的粒径可为20~50目,具体可为40目或40~50 目,所述石斛干粉可由粉碎机粉碎后过筛得到;
所述发酵菌可为乳杆菌,具体可为德氏乳杆菌,更具体可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 亚种Lactobacillusdelbrueckiibulgaricus。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发酵菌可以其培养液或悬浮液的形式存在,所述发酵菌 的培养液或悬浮液的pH值可为4.0~7.0,具体可为5.0、4.0~5.0或5.0~7.0。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方法中在所述发酵培养之后,还可包括对发酵液依次进 行灭菌、离心和取上清液的步骤。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灭菌的条件如下:所述灭菌的温度可为115~121℃,具 体可为115℃;所述灭菌的时间可为15~25min,具体可为20min;
所述离心的条件如下:离心转速可为3000~4000r/min,具体可为3800r/min或 3800~4000r/min;离心时间可为15~30min,具体可为20min或20~30min;离心半径 可为9cm。
本发明还提供了由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石斛发酵原浆。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上述的石斛发酵原浆在制备具有下述1)和/或2)中功能的 产品中的应用:
1)清除自由基;
2)抗衰老。
上述的应用中,所述产品可为化妆品、食品和保健品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化妆品可为面膜、精华液和爽肤水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自由基为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石斛发酵原浆的制备方法采用发酵工程技术,通过选择合适的 菌种及发酵条件,从石斛中提取得到活性物质即石斛发酵原浆。一方面,可最大程度 保留植物中的活性成分,且相对与传统的水提法,避免了有机溶剂的引入,安全环保; 另一方面,不需要添加酶等外来物质,不仅节约生产成本,而且最大化的简化了生产 步骤,使该发酵技术能够实现大量生产、工业化生产,并能够充分保证产品质量的稳 定性。
(2)本发明提供的石斛发酵原浆富含石斛多糖,且由于在制备过程中未引入外来 物质,不含任何化学成分,可以直接作为面膜、精华液或爽肤水的成品使用,更加天 然,不会给肌肤造成任何负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商大学,未经北京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05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青霉胺鼻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苦水玫瑰祛斑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