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4-二氯-3,5-二甲基苯酚结晶纯化分离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8000.1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7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健明;崔迎祥;庄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焕鑫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7/84 | 分类号: | C07C37/84;C07C39/30 |
代理公司: | 无锡互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6 | 代理人: | 王爱伟 |
地址: | 224100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基 苯酚 结晶 纯化 分离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提纯工艺,更具体涉及一种2,4-二氯-3,5-二甲基苯酚结晶纯化分离工艺。
背景技术
2,4-二氯-3,5-二甲基苯酚为3,5-二甲基苯酚产品下游深加工的一种杀菌剂,对多种病原微生物都有一定的灭杀作用,主要应用于日化领域,可以和其他杀毒剂进行复配使用。在20℃水中溶解度为0.2g/L,在碱性水溶液中溶解,易溶于醇、醚、酮等有机溶剂。
2005年第三届全国(丽江)防霉防菌技术研讨及产品交流会论文汇编中倪亭、袁万泰和钱建华的《氯代间二甲酚系列防霉抗菌剂研制报告》中介绍了“氯代间二甲酚系列产品,包括对氯间二甲酚PCMX,2,4-二氯-3,5-二甲基苯酚DCMX,以及将PCMX和DCMX的混合物PXDX三种产品。同时介绍了氯代间二甲酚系列防霉抗菌剂的物理化学性质、防霉抗菌效果以及氯代间二甲酚系列产品合成工艺”。
虽然对3,5-二甲基苯酚产品下游处理方法很多,但是合成2,4-二氯-3,5-二甲基苯酚这一产品是一种十分经济有效的处理手段,一般来说使用精馏手段进行提纯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但对该产品使用精馏工艺进行提纯,会有质量分数为10-15%的有机焦油产生,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且产品的收率也会大大降低。同时精馏提纯工艺会导致该产品发生分解释放出氯离子,对金属设备造成较为严重的腐蚀,质量也难以得到控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过程流畅、操作简便、作业强度较低的2,4-二氯-3,5-二甲基苯酚结晶纯化分离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2,4-二氯-3,5-二甲基苯酚结晶纯化分离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准备反应液:反应液中的活性物2,4-二氯-3,5-二甲基苯酚的含量为75%以上;
中和反应液,通过10%的碳酸钠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值为9~10;
分相:将上述中和后的反应液分相,分离出油相A和水相A;
换热:将油相A升温至85~95℃;
结晶:将换热后的油相A以5~8℃/h的速度降温至25~30℃,得轻组分A,以5℃/h的速度升温至65℃,再以2~3℃/h的速率升温至70℃,得轻组分B,以5℃/h的速率升温至90℃,取样分析,当活性物含量达到98%,得粗品A,结晶器升温至96~98℃并保温1小时,得成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水相A与碳酸钠复配为用于调节反应液的pH值的10%碳酸钠溶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将轻组分A分相得油相B和水相B,油相B作为制作反应液的原料,水相B与碳酸钠复配为用于调节反应液的pH值的10%碳酸钠溶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将轻组分B通过常压精馏塔可分离得前馏分和粗品B,前馏分作为制作反应液的原料,粗品B加入油相A中再次结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粗品A加入油相A中进行再次结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反应液通过串联的两级油水分离器进行分离。
其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工艺流畅、操作简便,降低了作业者的劳动强度,在结晶过程中获得的轻组分A、轻组分B和粗品都可以进行循环使用,既不会分解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原料的使用率较高,而且不会产生有机焦油废料,环境友好,产品的收率较高,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2,4-二氯-3,5-二甲基苯酚结晶纯化分离工艺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焕鑫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焕鑫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80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