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作业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64101.0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0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太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01B59/043 | 分类号: | A01B59/043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蕴;宋春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业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拖拉机等作业车辆,尤其涉及支撑后车轴的后桥壳体的构 造。
背景技术
在作为作业车辆的一例的农业用拖拉机中,将支撑其后轮的后桥托架连结构成于 变速箱侧部,一般除了后车轴的前半部分的支撑构成之外,还分割构成为支撑刹车机构的 大直径的基部侧壳体和在其更外侧支撑构成最终减速机构、后车轴的后半部分的外侧壳体 (专利文献1)。
另外,存在利用将上述基部侧壳体和外侧壳体一体化的后桥壳体来支撑驾驶室、 安全框架的基部的结构(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63-1264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178235号公报
然而,若根据专利文献1,则虽将后桥壳体作为机体侧强度部件连结作业机连结用 的下连杆的基部,但不是作为驾驶室、安全框架的支撑构造体的结构。若根据专利文献2,则 虽将后桥壳体作为驾驶室、安全框架的支撑构造体,但不是由后桥壳体直接支撑的结构,需 要辅助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情况,提供合理地进行内部支撑构成以及外部的驾驶室等和 下连杆的支撑,并且内置的机构组装容易的作业车辆的后桥壳体。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方案1记载的实用新型为一种作业车辆,在变速箱12R的左右侧面装配形成为大直 径侧A、圆锥部B以及小直径侧C的后桥壳体78L、78R,在上述作业车辆中,在该后桥壳体78L、 78R上支撑对差动输出轴73L、73R进行制动的刹车机构74L、74R、对该差动输出轴73L、73R的 旋转进行减速的减速机构75L、75R、以及与该减速机构75L、75R产生的减速旋转联动的后车 轴77L、77R,在上述小直径侧C形成有安全框架或驾驶室的安装座105L、105R。
方案2记载的实用新型在方案1的基础上,在后桥壳体78L、78R的大直径侧A构成有 能够连结下连杆97L、97R的基端部的U状托架部98L、98R,该下连杆97L、97R连结作业机。
方案3记载的实用新型在方案1的基础上,将小直径侧C的外表面以截面形状呈大 致矩形的方式形成为厚壁,将前后的厚壁部上表面作为安装座105L、105R,上下贯穿以呈该 矩形的方式成形的前后的上述厚壁部地形成凹部107,该凹部107包围长螺栓106的大致半 周。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将后桥壳体78L、78R成形为大直径侧A、圆锥部B、小直径侧C,因 此能够在大直径侧A内部内置刹车机构74L、74R、减速机构75L、75R,能够在圆锥部B以及小 直径侧C配置后车轴77L、77R。虽然在小直径侧C配置后车轴77L、77R,但利用这样的大直径 侧A、小直径侧C的外形形状,能够形成下连杆97L、97R的基端部支撑结构、安全框架108以及 驾驶室的支撑结构用的安装座105L、105R,能够提高组装作业性。另外,能够通过大直径侧 A、圆锥部B、小直径侧C的一体化结构来实现后桥壳体78L、78R自身的加固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拖拉机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拖拉机的变速装置的传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3(A)是表示拖拉机的变速装置尤其是行驶系统传动机构的剖视图,图3(B)是表 示拖拉机的变速装置尤其是PTO系统传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4(A)、图4(B)是表示PTO轴支撑结构以及防尘构造的剖视图,图4(C)使其后视 图。
图5是从车宽方向左侧观察拖拉机的变速箱的部分侧视图。
图6是从车宽方向右侧观察拖拉机的前变速箱的部分侧视图。
图7是从车宽方向左侧观察拖拉机的前变速箱的部分侧视图。
图8(A)、图8(B)以及图8(C)是拖拉机的间隔箱的侧视图、后视图以及俯视图。
图9是拖拉机的变速箱以及燃料箱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后桥传动结构的平剖视图。
图11是拖拉机机体后部的后桥壳体周围的立体图。
图12是操纵部框架以及安全框架部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井关农机株式会社,未经井关农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41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