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栗辅助剥壳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9968.0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8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杨侃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万象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43/26 | 分类号: | A47J43/26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聂启新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蠡园开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栗 辅助 剥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涉及用于板栗的剥壳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板栗的外壳较硬,食用时其难以剥除,费时费力。目前,很多通过小刀片对板栗外壳进行割开,方便剥除。采用小刀的方式,很容易割伤手,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还缺少一种既能快速辅助剥除外壳,又不会割伤手的剥壳器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进行研究和设计,提供一种板栗辅助剥壳器,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板栗辅助剥壳器,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外挡料板及通过支撑杆活动安装的内导料盘,内导料盘的中心通过转轴与支撑杆转动连接,内导料盘的盘面安装有把手;外挡料板为圆弧状,其中心轴的位置高于内导料盘的中心轴的位置,外挡料板与内导料盘之间的环隙具有中间小、两侧大的结构;外挡料板的一端带有进料挡块,另一端带有出料管,进料挡块与内导料盘之间形成一锥形进料口,出料管上带有出料挡块;外挡料板的内弧面带有连续设置的外刀片,内导料盘的外周面带有间隔布置的内刀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转动方式对板栗进行割划,其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板栗的食用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外挡料板;3、内导料盘;4、外刀片;5、内刀片;6、转轴;7、把手;8、出料管;9、进料挡块;10、出料挡块;11、支撑杆;12、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板栗辅助剥壳器,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的外挡料板2及通过支撑杆11活动安装的内导料盘3,内导料盘3的中心通过转轴6与支撑杆11转动连接,内导料盘3的盘面安装有把手7;外挡料板2为圆弧状,其中心轴的位置高于内导料盘3的中心轴的位置,外挡料板2与内导料盘3之间的环隙具有中间小、两侧大的结构;外挡料板2的一端带有进料挡块9,另一端带有出料管8,进料挡块9与内导料盘3之间形成一锥形进料口12,出料管8上带有出料挡块10;外挡料板2的内弧面带有连续设置的外刀片4,内导料盘3的外周面带有间隔布置的内刀片5。内刀片5为间隔设置,其目的是方便带动板栗,防止其打滑。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板栗从进料口12放入,通过把手7转动内导料盘3,内导料盘3与外挡料板2相对运动,在内刀片5及外刀片4的相对割划下,板栗外壳表面形成多道割缝,经割划后的板栗被内导料盘3带入至出料管8中,通过出料管8导出;导出后的板栗用手轻轻挤压,即能去除将板栗从外壳中取出。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改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万象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万象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99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浴筐
- 下一篇:用于原磨豆浆机的精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