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车辆的同步驱动轮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0200.5 | 申请日: | 2015-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6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书贤 |
主分类号: | B60K7/00 | 分类号: | B60K7/00;B60K17/0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车辆 同步 驱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辆的动力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动车辆的同步驱动轮组,以带动该电动车辆直线移动,而不会因为动力输出不平均造成行走路线偏斜。
背景技术
按,一般如:电动自行车、电动车、电动轮椅、助行器及电动铲雪车等电动车辆,因为负载较低且不需要时速快,而不需使用石化燃料的引擎结构,大多是采用以电动马达作为旋转动力源,其利用电池的电力驱动电动马达运转而产生行走所需的动力,故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该等电动车辆也会因为不同的需求而使用不同的驱动轮组,例如:电动自行车或电动车等,由于有转向及动力加速等需求,大多将转向轮及动力轮分开设置,或有高转速设计的电动马达搭配其它变速机构而达到提高动力及操控性等功效。如:助行器或电动铲雪车等,则是因为必须搭配使用者的行走速度设计,虽然使用了高转速设计的电动马达,配合适当的动力传递机构,以将电动马达的高转速动力经过转换而成为高扭力动力,以带动该等电动车辆作移动,其设计是将单一旋转动力源经减速而输出至一输出轴上,并于该输出轴的两端部分设一轮体,使得两端的轮体作同步的旋转运动,再通过转向机制而进行,如:原地进行转弯移动或转向等动作;特别是电动铲雪车,因为在行进的过程中会不断地进行铲雪的动作,不仅阻碍极大且相当费力,而需要更充足的力量向前推动,在铲雪的过程中同步运转必须确实才不会发生偏斜,如发生偏斜时,操作人员就必须来回数次才能整理出供车辆或人员行走的通道,徒增人力及时间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辆的同步驱动轮组。该电动车辆的同步驱动轮组于一壳体内部装设有一马达定子、一马达转子及至少一减速机构,以将旋转动力经过减速而输出至单一输出轴上,并用来同步带动位于输出轴两端的轮体进行旋转运动,使得直线移动更加顺利。并且,该输出轴包覆于两个轴管内部,不仅提高防尘、防水的效果,而提高使用寿命,并可确保运转时不会打滑而影响运转时的同步率。另外,该电动车辆的同步驱动轮组还具有单向器的设计,以供控制该输出轴两端作单/双向的旋转而达到转向的功效,提高操作时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安装于该电动车辆上、驱动该电动车辆直线移动;所述同步驱动轮组包括
一壳体,其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且所述壳体两端分别向外延伸有一段轴管;
一输出轴,活动贯穿设置于所述壳体及轴管内,且所述输出轴的两端分别由壳体两端的轴管穿出;
一马达定子,固设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上,并环绕设置于所述输出轴的外围,该马达定子电连接至一电力源;
一转子套管,间隔设置于所述输出轴的外围;
一马达转子,固设于所述转子套管且与所述马达定子互呈间隔设置,所述马达转子与转子套管同步旋转,且相对于马达定子旋转;
一行星减速模组,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转子套管的一侧,该行星减速模组的一端与所述转子套管连动,另一端与所述输出轴相连接,所述转子套管所产生的旋转动力通过该行星减速模组减速,带动所述输出轴的两端作同步旋转;及
固定座,所述输出轴的两端部分别固设有该固定座,每个所述固定座上均安装有轮体。
其中:所述输出轴的两端部分别设有内插销孔及外插销孔,且每个所述固定座上均设有使所述固定座与输出轴形成连动的内插销,该内插销插置于该内插销孔内,所述输出轴两端的外插销孔内均插置有避免固定座向外脱落的外插销;所述内插销及外插销均以活动方式设置于固定座的外侧;
所述行星减速模组包括太阳齿轮、多个行星架及多个行星齿轮,该太阳齿轮固设于所述转子套管的一端并随转子套管同步旋转,所述多个行星架位于太阳齿轮的一侧、依次套设于所述输出轴上,最远离太阳齿轮的行星架与所述输出轴固接,各所述行星架朝向太阳齿轮的一面均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行星齿轮,除最远离太阳齿轮之外的各行星架的另一面均设有太阳齿轮部,最靠近太阳齿轮的行星架上的各行星齿轮分别与所述太阳齿轮相啮合,相邻行星架上的太阳齿轮部与行星齿轮相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书贤,未经李书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02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撑片上的转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换挡离合器后置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