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伺服电机转子铁心入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1750.2 | 申请日: | 201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1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帆;周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中科赛思伺服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8 | 分类号: | H02K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伺服 电机 转子 铁心 装置 | ||
技术领域
伺服电机目前应用越来越广泛,在高精度等精密加工行业要求伺服电机定位精度高、转矩波动小。伺服电机功率密度高,气隙较小,特别是嵌入式伺服电机。传统伺服电机由于电机定子和转子以及转子铁心和轴之间容易造成偏心,电机气隙不均匀产生单边磁拉力,从而导致电机运行时噪音大、转矩波动大,严重时造成扫膛损坏电机。
现有伺服电机转子铁心和轴主要通过平键连接,转子铁心和轴为间隙配合,通过平键作用传递电机力矩。由于转子铁心和轴及平键之间均为间隙配合,在重力作用下,转子下侧和定子铁心“近”,转子顶面离定子铁心“远”,这样造成电机气隙不均匀。因此,提供一种偏心小的转子结构及装置对解决电机气隙不均匀问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转子结构的不足,转子铁心和轴之间为过盈配合,通过转子铁心入轴装置保证电机转子和定子之间气隙均匀。
本实用新型按如下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无键槽伺服电机转子铁心入轴装置。它包括转子铁心、磁钢、底板平台、转子叠压底板、转子叠压顶板、导向柱、轴套、轴。转子铁心和轴为过盈配合,导向柱放置在转子叠压底板上,转子铁心通过导向柱进行定位。转子叠压顶板外径大于转子铁心外径,利用轴套将轴压入转子铁心内,轴套最终作用于转子顶叠压板上将转子铁心压紧。
所述的转子铁心分成三层,中间层转子铁心内放入磁钢,顶层及底层转子铁心待入轴后再将磁钢放入。转子铁心铆钉孔之间开有一个通孔,通孔直径大于铆钉头直径。
所述的转子铁心、导柱、转子叠压底板通过方形槽配合,可有效防止入轴过程中转子铁心左右偏移,转子叠压底板和转子叠压顶板上开有铆钉避空孔,铁心压紧时作用于铁心平面受力均匀。
所述转子铁心入轴装置将铁心固定,并将铁心上下层平面压紧,将轴压入转子铁心,提高了转子的平面度和圆度,实践表明具有良好的实用性,改善了电机的噪音和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轴套,2、导向柱,3、第二层转子铁心,4、转子叠压底板,5、底板,6、第一层转子铁心,7、磁钢,8、第三层转子铁心,9、转子叠压顶板,10、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一种无键槽伺服电机转子铁心入轴装置,如图1所示,将底板5放置于工作平台上,转子叠压底板4放置于底板5上,将两根导向柱2沿转子叠压底板4放入方形槽内。
将第一层转子铁心6沿方形导向柱2放置在转子叠压底板4上,将第二层转子铁心3内放置磁钢7,再将第二层转子铁心3沿导向柱2放置于第一层转子铁心6上,将第三层转子铁心8沿导向柱2放置于第二层转子铁心3上。
将转子叠压顶板9沿导向柱2放置在第三层转子铁心8上,再将轴10沿转子叠压顶板9放至第三层转子铁心8,最后用轴套1将轴10压入转子铁心6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中科赛思伺服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中科赛思伺服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17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永磁同步伺服电机定子结构
- 下一篇:像素电路和像素阵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