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螺芯分流输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3130.0 | 申请日: | 2013-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4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章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奥斯特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织 软管 组装 系统 分流 输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用软管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螺芯分流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编织软管是指在不锈钢软管或胶管外面编织一层不锈钢丝后的产品,主要用于电气线路保护和家用龙头,马桶,花洒等管道连接器。一般由管子、套接与管子两端的金属套及插设于管子两端的芯子及螺母组成,常见的编织软管在生产装配时,管子两端的金属套可通过金属套专用机器来装配,由于受到生产技术与设备的限制,现有的芯子与螺母主要采用手工装配方式来完成,即通过手工将芯子压入螺母中组装成螺芯,然后将螺芯插到已套好的金属套的软管中,此种装配方式存在着:芯子与螺母手工装配方式,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相应成产成本较高,产品质量低等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软管与接头的装配机[申请号:201120572433.6],包括锥形铜芯振动盘、与锥形铜芯振动盘出口相连接的横向轨道、螺母振动盘、与螺母振动盘出口相连接的纵向轨道,横向轨道的端部处于所述纵向轨道端部旁边的上方,横向轨道和纵向轨道的下部均设有振动器,纵向轨道的端部设有螺母推动机构和螺母定位机构,纵向轨道端部还设有竖向圆弧形缺口,所述圆弧形缺口的下面设有软管夹紧机构,纵向轨道端部圆弧形缺口处设有使软管端部的金属套定位的软管金属套定位机构,横向轨道端部的上方设有可横向移动的冲头机构;所述纵向轨道端部还可设有检测螺母是否到位的接近开关。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手工装配芯子与螺母时工人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设计不够合理,自动化程度低,装配好的螺芯出料慢导致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产品出料效率高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螺芯分流输出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螺芯分流输出装置,设置在螺芯组装装置上,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传输通道,所述的传输通道上设置有分流拨杆,所述的分流拨杆连接有能驱动分流拨杆沿着传输通道的两端往复移动的分流驱动机构。通过分流拨杆在传输通道上往复移动将装配好的螺芯从传输通道两端分别输出,提高了装配好螺芯的输出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螺母与芯子的装配效率。
在上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螺芯分流输出装置中,所述的分流驱动机构包括基板,所述的基板上固定设置有滑台座,在滑台座上滑动安装有滑台,所述的滑台与分流拨杆固定相连,所述的滑台座上设置有能驱动滑台沿着滑台座往复移动的驱动组件。通过驱动组件的带动滑台在滑台座上滑动,从而实现分流拨杆的往复移动。
在上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螺芯分流输出装置中,所述的驱动组件为设于基板上的分流气缸。
在上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螺芯分流输出装置中,所述的传输通道包括相对设置在基板上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所述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设置有凹槽。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可以防止螺芯偏离轨道,螺芯的下端放置在凹槽内。
在上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螺芯分流输出装置中,所述的第一侧板上开有横向通孔,所述的分流拨杆插设在横向通孔内。可以防止第一侧板阻碍分流拨杆往复运动。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螺芯分流输出装置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由于装配好的螺芯能双向输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俯视图。
图中,传输通道1、第一侧板11、横向通孔111、第二侧板12、凹槽13、分流拨杆2、分流驱动机构3、基板31、滑台座32、滑台33、分流气缸34、螺芯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螺芯分流输出装置,设置在螺芯组装装置上,包括传输通道1,传输通道1上设置有分流拨杆2,分流拨杆2连接有能驱动分流拨杆2沿着传输通道1的两端往复移动的分流驱动机构3。通过分流拨杆2在传输通道1上往复移动将装配好的螺芯4从传输通道1两端分别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奥斯特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奥斯特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31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水龙头加工机械
- 下一篇:双滑轨式装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