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天候油电双动力摩托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2815.2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1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尚诚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尚圣杰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B60K6/40;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63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地址: | 2365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天候 油电双 动力 摩托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冬夏均能正常骑行的具有电动燃油双动力的摩托车。
背景技术
轿车发展过快导致交通拥挤和停车难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大难题,发展和改进小型代步工具势在必行。作为小型代步的摩托车与电动车各有优势,同时也各有缺陷。突出体现在:摩托车时速快、动力强,坚固耐用、刹车性能好,可以随时加油,续航里程远,不受气候影响,其缺陷是燃油成本高,有污染尾气排放。电动车用电不燃油,成本低,经济实惠,维修方便,无尾气污染,无噪音,绿色环保,其缺陷是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因电瓶低温性能下降冬季难以正常骑行,造成更换频繁,成本升高,而且还存在结构简单寿命短、刹车性能差等问题。目前研发出的油电双动力摩托车虽然解决了电动车续程短、运行成本高的问题,但寒冷冬季电动车低温性能下降问题仍然没能很好地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通过改进油电双动力摩托车的性能,提供一种新型的全天候油电双动力摩托车,不仅保留了电动车的优点,克服电动车充电时间长、续程短的缺陷,而且通过利用摩托车发动机散热余热改善电瓶低温性能,有效延长电瓶寿命,降低使用成本,提高运行经济性,确保了全天候正常骑行。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全天候油电双动力摩托车,是在摩托车燃油系统基础上,增加电动系统。本发明要求燃油系统的发动机设置于摩托车中轴部位,在保留后轮蝶形刹车片结构不变前提下,在后轮轴上加装电动机轮毂,引进自行车飞轮装置,发动机通过链条与后轮毂上的飞轮连接,飞轮以棘轮实现控制的单向咬合齿轮机构的“超越离合”, 发动机运行时利用链条带动飞轮正向转动来驱动后轮,电动机运行时直接驱动后轮转动,链条与后轮之间处于离合状态,保证了电动机、燃油发动机双动力各自驱动不冲突。
在所述燃油发动机上方设置有电瓶保温箱,并在燃油发动机与电瓶之间设置有余热收集传输装置,便于在低温时利用燃油发动机动力余热对电瓶升温保温,保证电瓶低温时正常使用。所述电瓶用于向电动机供电驱动后轮,同时给摩托提供照明。
鉴于传统摩托车通过转把转动带动油门拉线伸缩来控制供油量和车速,而电动车也是利用霍尔元件通过转把转动控制磁铁位置变化来改变磁场强弱,使控制电压发生变化,达到控制电机快慢,两者均是通过转把转动控制动力系统速度,所以本发明对把手改进具有可行性,可以设计一个转把具有摩托车油门控制和电动车速度双控功能,两者转换通过配套的油电转换三向开关控制。保证燃油系统和电动系统的电路控制各成独立单元,互不冲突。
所述油电转换三向开关转向电动功能时,电动系统处于启动状态,燃油系统处于关闭状态,所述油电转换三向开关转向燃油系统时,燃油系统处于启动状态,电动系统处于关闭状态,处于中间状态时,电动系统和燃油系统均处于关闭状态;
所述电瓶保温箱上部设有保温箱盖,保温箱内壁衬附有保温板,在保温板内侧设置有散热管,散热管上端连接有排气管。
所述余热收集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燃油发动机的机体散热片外侧贴置一个环形集热器,环形集热器与所述保温箱内的散热管通过绝热管连通。所述环形集热器内装有耐热膨胀球并灌注有导热油,低温时导热油的油面略低于保温箱底面。在低温时所述燃油发动机启动运行后对外散热,导热油升温,所述耐热膨胀球发生热膨胀,将导热油挤压出环形集热器进入保温箱内的散热管中,通过热交换,使电瓶环境温度升高,电瓶低温性能得到改善。燃油系统停止运行后,导热油温度下降,膨胀球冷缩,油面回落,绝热管中还原成空气,绝热管和空气是不良导热体,保温箱内热量难以外散,温度得到恒定,电瓶可长时间处在较高温度环境下,低温性能持续改善。
所述双动力摩托车的刹车系统、照明系统共用。照明系统由单独控制单元控制,连接在油电转换三向开关之前电源线上,由电源单独供电;
与已有的双动力摩托车技术相比,本发明显著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不仅保留了电动车的优点,克服电动车充电时间长,续程短的缺陷,而且通过利用摩托车发动机余热提高电瓶低温性能,有效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提高运行经济性,确保了全天候正常骑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摩托车燃油发动机余热向保温箱传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保温箱内散热管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尚圣杰,未经尚圣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28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辐射建筑陶瓷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LTD模块及其同步触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