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层层组装技术的结构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8214.2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0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葛丽芹;姚翀;任娇雨;赵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41/52 | 分类号: | C04B41/5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层层 组装 技术 结构 薄膜 制备 方法 及其 产品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薄膜制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层层组装技术的结构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这种结构色薄膜在传感、检测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
背景技术
光子晶体是当今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它在物理光学器件,化学生物传感,生物医疗诊断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光子晶体中最简单的一种光子晶体,一维光子晶体受到广泛的关注。在制备光子晶体的传统方法中,主要有蒸镀,磁控溅射,化学气相沉积等昂贵的物理方法,近年来由于组装技术和化学学科的发展,旋涂、浸渍、全息聚合、自组装和刻蚀等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到一维光子晶体的制备中。寻求一种廉价而简单的光子晶体制备技术一直是材料学家关注的热点。
层层组装技术(Layer-By-Layer Self Assembly)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制备有序薄膜的方法。它利用有机或无机阴阳离子的静电吸附特性,通过反离子体系的交替分子沉积形成薄膜。1991年D.Decher等人开创性地提出了利用层层组装技术构造有序薄膜的方法。他们在离子化基片表面交替吸附两亲性有机阴阳离子(或者聚电解质)以制备多层膜。利用层层组装技术制备一维光子晶体薄膜由于操作简单,便于调控参数,无需使用有机溶剂,对环境友好而引起了诸多研究者的关注。到目前为止,很多种材料比如碳纳米管、蛋白质、核酸和磷脂等材料都被成功的用来构造具有特定组成,厚度和性质的多层有序薄膜。但是利用层层组装技术制备本发明中所述的结构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到目前尚未有人研究。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层层组装技术的结构色薄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了基于层层组装技术的结构色薄膜。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该基于层层组装技术的结构色薄膜的应用。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层层组装技术的结构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将冰乙酸缓慢滴加至钛酸四丁酯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中,搅拌3h~6h,静置过夜,制得的二氧化钛浓度为4.9mg·mL-1~19.6mg·mL-1;
2)以水为溶剂配制氧化石墨烯溶液,制得的氧化石墨烯浓度为0.1mg·mL-1~1mg·mL-1;
3)将洗净的基片浸泡在Piranha洗液中12h~24h,然后用纯水洗净,最后用不活泼气体吹干,并置于旋转涂膜仪上;
4)在基片上滴加步骤1)制得的二氧化钛溶液,以500r·min-1~5000r·min-1的转速旋转8s至60s,60℃~80℃烘干10min以上;
5)在步骤4)烘干的基片上滴加步骤2)制得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以500r·min-1~5000r·min-1的转速旋转8s至60s,60℃~80℃烘干10min以上;
6)重复第4、5步多次从而得到具有结构色的(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n薄膜。
所述层层组装技术为基于正负电荷静电作用的自组装技术。
所述步骤1)中的冰乙酸、钛酸四丁酯和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1:10~1:1:46。
所述步骤3)中不活泼气体为氮气、氦气、氖气或氩气。
所述步骤3)中Piranha洗液为体积分数为95%-98%浓硫酸与体积分数为30%浓过氧化氢溶液按照体积比3:1混合的洗液。
所述步骤4)和步骤5)分别先以500r·min-1~1500r·min-1的转速旋转8~12s,再以3000r·min-1~5000r·min-1的转速旋转40s~60s。
所述步骤6)中n=5-20。
在基片上交替组装有带正电荷的二氧化钛和带负电荷的氧化石墨烯。
基于层层组装技术的结构色薄膜在生物传感检测领域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82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