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远程控制方法及其系统以及能实现远程控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1025.1 | 申请日: | 201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3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杨佩君;黄少堂;任强;张莹;程艳阶;杨土超;赖瑞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24 | 分类号: | B60R25/24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远程 控制 方法 及其 系统 以及 实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远程控制方法及其系统以及能实现远程控制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电子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对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无钥匙系统(PEPS)彻底改变了车辆应用领域的发展前景,在解闭锁车门,启动车辆的时候,用户只需要携带钥匙而不需要进行任何钥匙操作,车辆就会做出正确的响应,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舒适与便利的体验。
随着网络技术及无线电通信技术在车辆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及用户对车辆的安全性及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用户希望能在进入车辆时,提前对车内进行预热或制冷,因而导致了车辆远程控制技术的产生。
现有技术中是通过将钥匙芯片放置在车内,然后借助于钥匙实现对车辆的远程控制。但是这样会降低整车的安全性,如有人非法进入车内,用此钥匙即可解除发动机防盗警报,非法启动车辆。而对于用户自身来说,在忘记带钥匙或者钥匙损坏的情况下,无法启动车辆;再者钥匙芯片的损坏也会导致车辆不能再执行启动等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地陈述,或者可从该描述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实践本发明而学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远程控制系统和车辆远程控制系统方法以及能实现远程控制的车辆,采用集成远程控制模式的无钥匙系统控制器使车辆继电器单元中相应的继电器开闭实现对车辆的远程控制,从而不借助将钥匙芯片置于车内这种技术手段达到远程控制车辆的目的,提高安全性。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远程控制系统,包括:服务器,用于接收车辆控制指令,并对该车辆控制指令的发出者进行认证后,发出相应的远程控制指令;车辆电子控制单元,用于接收该服务器发出的远程控制指令并根据该远程控制指令控制车辆继电器单元中相应的继电器开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该车辆电子控制单元包括通过CAN总线连接的接收模块以及无钥匙系统控制器,该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该服务器发出的远程控制指令,并发出相应的操作控制指令,该无钥匙系统控制器用于接收该操作控制指令并控制车辆继电器单元中相应的继电器开闭;该接收模块与该无钥匙系统控制器中集成了具有相同加密算法的加密模块且被写入相同的密钥,该接收模块还用于在发出该操作控制指令前,利用该加密模块和密钥与该无钥匙系统控制器进行加密认证。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能实现远程控制的车辆,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发出的远程控制指令并发出相应的操作控制指令,该远程控制指令为该服务器完成对车辆控制指令的发出者进行认证后产生的;无钥匙系统控制器,与该接收模块通过CAN总线相连,用于接收该操作控制指令并控制车辆继电器单元中相应的继电器开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该接收模块与该无钥匙系统控制器中集成了具有相同加密算法的加密模块且被写入相同的密钥,该接收模块还用于在发出该操作控制指令前,利用该加密模块和密钥与该无钥匙系统控制器进行加密认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该无钥匙系统控制器用于开启或关闭车辆的远程操控功能,或,还用于在开启该车辆的远程操控功能时,根据该操作控制指令控制该车辆继电器单元中相应的继电器开闭使该车辆完成上电或启动的操作,该上电或启动的操作为无钥匙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远程控制方法,包括:
S1、服务器接收车辆控制指令并对该车辆控制指令的发出者进行认证后,发出相应的远程控制指令;
S2、车辆电子控制单元接收该远程控制指令并根据该操作控制指令控制车辆中相应的继电器开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该车辆控制指令包括远程上电、远程启动该车辆、在特定时间内允许用户直接上电或启动该车辆的指令中的至少一项。在该步骤S2中包括:该车辆电子控制单元的接收模块接收该服务器发出的远程控制指令并发出相应的操作控制指令;该车辆电子控制单元的无钥匙系统控制器接收该操作控制指令并控制车辆继电器单元中相应的继电器开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10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