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火工品的表面封装半导体桥换能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2005.9 | 申请日: | 201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6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秦志春;田桂蓉;叶家海;司马博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B3/13 | 分类号: | F42B3/13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火工品 表面 封装 半导体 桥换能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火工品中的换能元件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电火工品的表面封装半导体桥换能元件。
背景技术
电火工品在军用武器点传火系统和民用爆破器材中广泛应用,电火工品常用以灼热桥丝式为换能元件。桥丝是一种正温度系数的金属电阻丝,当电流通过时,桥丝发热,点燃包裹在桥丝周围的火工药剂,从而使火工品实现点火、起爆、做功等功能,桥丝式电火工品存在明显的缺点,主要是需输入能量较大;且作用时间较长、作用时间较分散;还容易受到电磁辐射、静电、杂散电流的影响而造成性能改变或意外发火。现阶段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且输出强度增强,在电火工品所使用的环境中存在着各种频率和功率的电磁波,电磁波会直接或间接地在桥丝上产生感应电流,对电火工品造成损伤,使其性能钝感或意外发火,造成安全事故;静电具有高电压,低能量的特点,静电的能量常常引起电火工品意外发火。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通常会在桥丝式电火工品上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如设计低通滤波器等措施对电磁波进行防护,设计静电泄放空气隙或静电泄放元件对静电进行防护,但这些都会增加结构的复杂性。
采用半导体桥作为电火工品的换能元件是一种新技术,是提高电火工品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发展趋势。用半导体桥芯片作为发火元件具有作用迅速可靠,安全性好等特点。美国专利5831203公开的半导体桥雷管电阻为50Ω,半导体桥芯片的形状为长方形,安全电流小,安全性需提高。中国专利1749686公开的半导体桥雷管中所用的环氧纤维布基板上的电极层为铜,铜在储存过程中可能被氧化影响作用可靠性;还有CN 201262533Y《半导体电阻桥电极塞》和CN 201220055188.6 《电磁加固半导体雷管》等几项专利中半导体桥芯片与印制电路板的组装最少要经过三步1.芯片装架2、金属丝键合(半导体桥芯片电极与印制电路连接)3,键合点需用胶保护,以上这种方法存在着如下问题:
1、连接电路用金属丝键合的方法,存在键合工艺对键合指的质量要求高,易出现键合点虚焊,焊点不牢固造成断路隐患;还存在着机械强度差,火工品在压药过程、运输和高过载作用的过程中会造成键合点损伤,因此对火工品作用的可靠性存在隐患,
2、现有的半导体桥芯片与印制电路板的电连接方法,费材料(需金属丝)、费能耗(粘芯片和点胶两次高温烘干)、费时、人工费用高;其次由于工序多、工艺复杂在每一道工序过程中均有不合格品产生,因而使得产品合格率低;以上这些因素均是造成产品成本降不来的因素,由于价格贵限制许多中、低端火工品选用性能优良的半导体桥为换能源。
因此提高半导体桥换能元件的可靠性和降低的制造成本是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仅需一步工艺就能完成芯片与电路板电极可靠的连接,能够有效解决半导体桥换能元件在电磁环境的加固和提高作用的可靠性,并且大幅度降低制造成本的用于电火工品的表面封装半导体桥换能元件。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用于电火工品的表面封装半导体桥换能元件,包括电极塞,电极塞的脚线电极,印制电路板,印制电路板与电极塞接触的面为B面,另一面为A面,印制电路板的两个面上分别对称设置两个焊盘电极,在B面的焊盘电极上留有N个用于连接芯片的导电胶的标记盂,其中,N大于等于三,在印制电路板上设置两个用于穿过电极塞的脚线电极的电极孔,电极孔同时穿过印制电路板两个面的焊盘电极,且与两个面的焊盘电极相连,在印制电路板的中心留有开孔,在印制电路板的B面安装有半导体桥芯片,开孔对准半导体桥芯片的桥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1、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单元印制电路板中心开孔,对准半导体桥区,采用芯片倒扣的表面组装技术,一道工艺就可靠的完成芯片与印制电路板电极连接;所以结构特别简单,改变了现有技术需要三步工艺才能完成电极组装的工艺,实现了焊接强度牢固可靠,作用可靠,产品合格率高制造成本低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的印制电路板与电极塞接触的面的电极设计有一组尖角,在电磁环境中尖角处电磁场密度强易形成放电通道,印制电路板能精确的控制尖角与管壳之间的距离,因此能有效泄放电火工品的脚-壳之间的静电,不需要增加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20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片状包裹式熔喷滤芯及其生产设备和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三相二相可变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