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站作业标准时间与能力查定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210540122.0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9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华;徐彬;张星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站 作业 标准 时间 能力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站作业标准时间与能力查定的方法及系统,属于信息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铁路既有线运输能力计算与加强对于提升铁路作业能力与效率有很重要的作用,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如何准确评估运行线与车站的能力,即车站作业标准时间与能力的查定问题。因为只有正确查定了既有线的作业标准时间与能力利用情况,发现现有设备和工作组织上的薄弱环节,才能采取适当的扩能措施达到挖潜提效的目的。
目前,现有的铁路作业时间标准查定依然处于人工查标或是结合DMIS(调度监控系统)回放功能的半自动查标方法阶段,如图1所示。
人工查标作为铁路车站最早的作业时间标准查定方法,每次查标通常采用全面查标的方式,主要分为准备阶段,写实阶段,整理、分析、计算、定标阶段三个阶段。整个人工查标过程要成立若干专业小组,抽调人员、组织培训,拟定和印制各种查标表格,组织定点跟踪写实,最后还要将写实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计算,装订成册。传统的人工查标的不足之处在于投资过大、影响正常工作秩序,存在安全隐患,查标精度低,劳动强度大,样本量偏少等。
结合DMIS(调度监控系统)回放功能的半自动查标主要是利用微机联锁系统或微机监测系统等设备的“记录再现”功能,通过人工记录的方式,采集到各项作业的时间,实现了计算咽喉通过能力、到发线通过能力所需的原始查标数据获取。其实施的步骤与人工查标基本相同,主要是在原始数据获取阶段利用了现有监测系统,其它阶段仍然以人工为主。主要缺点在于仍然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而且采用人工操作会出现漏记、错记等错误,给后续数据处理工作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站作业标准时间与能力查定的方法及系统,用于实现自动获取车站作业标准时间查定的原始数据,实现对原始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和分析,获得各种车站作业标准时间和能力数据,使铁路作业标准时间查定工作投资更小,效率和精度更高。为此,本发明提出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车站作业标准时间与能力查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车站监测设备中获取车站作业标准时间查定的原始数据;
根据车站作业种类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分类,并计算获得每项车站作业的标准时间和设备利用率;
将所述分类的原始数据结合车站作业计划对每项车站作业的标准时间和设备利用率进行修正;
根据修正后的每项车站作业的标准时间和设备利用率计算获得车站作业能力。
一种车站作业标准时间与能力查定的系统,包括原始数据获取装置、原始数据处理装置、数据修正装置和车站作业能力计算装置;
所述原始数据获取装置,用于从车站监测设备中获取车站作业标准时间查定的原始数据;
所述原始数据处理装置,用于根据车站作业种类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分类,并计算获得每项车站作业的标准时间和设备利用率;
所述数据修正装置,用于将所述分类的原始数据结合车站作业计划对每项车站作业的标准时间和设备利用率进行修正;
所述车站作业能力计算装置,用于根据修正后的每项车站作业的标准时间和设备利用率计算获得车站作业能力。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获取车站作业标准时间查定的原始数据并进行分类并计算每项车站作业的标准时间和设备利用率,再进行修正后计算获得车站作业能力,从而实现自动获取车站作业标准时间查定的原始数据,并对原始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和分析,获得各种车站作业标准时间和能力数据,使铁路作业标准时间查定工作投资更小,效率和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车站作业标准时间查定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车站作业标准时间与能力查定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车站作业标准时间与能力查定的方法详细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微机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咽喉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到车站改编能力计算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剔除异常数据方法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缺失数据补齐方法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01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