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复合结构的V-C-Co韧性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63892.2 申请日: 2012-09-26
公开(公告)号: CN102864413A 公开(公告)日: 2013-01-09
发明(设计)人: 黄峰;李艳玲;张晓娟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主分类号: C23C14/14 分类号: C23C14/14;C23C14/35
代理公司: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代理人: 刘诚午
地址: 315201 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纳米 复合 结构 co 韧性 涂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韧性硬质涂层及其制备工艺,尤其涉及一种纳米复合机构的V-C-Co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陶瓷涂层领域。

背景技术

硬质防护涂层主要是由金属键构成过渡金属氮化物、碳化物、硼化物及由离子键构成的金属氧化物等形成的,这些涂层的硬度很高,但他们的韧性却很低,提高这些涂层的韧性和提高它们的硬度一样重要,特别是在摩擦磨损领域的应用中。

M.Misina利用非平衡磁控溅射设备制备了Ti-N-Ni涂层(“Surface and Coating Technology”,第110卷,168~172页,1998年),金属Ni以独立形式偏聚在TiN的晶界上形成FCC结构的金属Ni相,这样涂层就成为由金属Ni相和TiN相组成的纳米复合涂层,但是,此种涂层的韧性虽然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涂层最大硬度只有10.5GPa。

过渡金属Ti、V、W、Ta、Zr、Mo、Cr等都可与碳原子反应,生成金属碳化物涂层,金属碳化物涂层具有化学稳定性好、熔点高、硬度大的特点,但是,碳化物涂层韧性不好,较脆。许多研究通过复合一种与C结合力较差的金属,可以改变它的结构,从而改变涂层的性能。现在,研究较多的是仿效块体的碳化物陶瓷通过添加第八族元素(Fe,Co,Ni等)来提高韧性,但结果不太理想。如jansson等(“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第206卷,第583~590,2011年)公布了一种Ti-C-Me涂层,其中Me为Al,Fe,Ni,Cu,Pt中的一种或几种,但是,此涂层的硬质只有7~18GPa。

WC涂层熔点高、硬度大、摩擦系数低,已成为硬质合金涂层的主要成分,Co、Ni等材料强度适当,有一定的塑性,与WC组合,使硬质涂层既有高的硬度,同时韧性也提高,专利CN102418065A公布了一种复合金属碳化物耐磨涂层,此涂层由粘结剂包覆碳化物和碳化物通过超音速火焰喷涂而成,涂层的维氏硬度为1200~1800kg/mm2,但是此种涂层的硬度低,气孔率高。

通过对文献作进一步的检索和分析,还没有发现纳米复合结构的V-C-Co涂层,也没有发现其塑性指数超过0.45、硬度超过15GPa的V-C-Co涂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复合结构的V-C-Co(钒-碳-钴)韧性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此涂层同时具有高硬度和高韧性的特点,可以满足防护涂层及耐磨涂层的要求。

一种纳米复合结构的V-C-Co韧性涂层,以重量百分比计,组成元素为:

V     33.9~70.0%

C     15.1~23%

Co    7.0~45.0%。

本发明中,所述的V-C-Co韧性涂层同普通的碳化钒涂层相比,添加了一定量的Co,所添加的Co可以提高涂层的韧性,塑性指数不低于0.45,同时,涂层的硬度也超过15GPa,因此,本发明中的V-C-Co韧性涂层可以满足防护涂层及耐磨涂层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的V-C-Co韧性涂层的韧性,同时又保证涂层的硬度,以重量百分比计,组成元素优选为:

V     45.9~65.7%

C     18.1~22.2%

Co    12.1~36.0%。

作为优选,所述的V-C-Co韧性涂层包括VC相和Co相;所述的VC相具有晶体结构,由VC晶粒组成,所述的VC相分散于Co相中,所述的Co相为非晶体结构,本发明中Co聚集在VC晶粒的晶界上,形成较强的Co-VC化学键,抑制了VC晶粒的长大,同时非晶相的Co具有很好的塑性变形能力,在保证涂层具有较高的硬度的同时提高了涂层的韧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VC晶粒的粒径为5~15nm,相邻两VC晶粒的距离为1~5nm,VC晶粒的粒径与距离影响着所述的V-C-Co韧性涂层的硬度和韧性,所述距离的增加会使得所述的V-C-Co韧性涂层的韧性增大。

所述的纳米复合结构的V-C-Co韧性涂层可以用本领域已知的方法形成,包括物理气相沉积(PVD)和化学气相沉积(CVD),考虑到涂层的附着力等原因,优选考虑PVD,PVD不用将基体材料加热到CVD所需要的温度,因此,在沉积的过程中,减少了基体材料恶化的风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38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