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转向车轮的转向角修正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36215.1 | 申请日: | 2012-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6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袁辛;李建龙;朱陶锋;陈小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驿力机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00 | 分类号: | B62D6/00;B62D1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转向 车轮 修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向角自动修正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转向车轮的转向角修正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理论上讲,汽车在其转向过程中,应使所有车轮都处于纯滚动而无滑移状态,即要求所有车轮都绕一个瞬时轴向中心作圆周运动。参考图1,汽车转向过程中,两个前转向车轮11必须以不同的且相互关联的瞬时转角(α和β)而变化着,分别保证两个前转向轮11轴线的延长线与两个后转向轮轴线21的延长线相交于一点,即瞬时转向中心O。
就现代汽车来说,现代汽车转向技术都是采用阿卡曼.查理斯式转向装置,其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等组成。配置这种转向装置的汽车,转向过程中前左转向车轮的转向角α′通过转向梯形使被控的右转向轮产生相关联的转向角β′。由于转向梯形的固有特性所决定,相互关联的两个转向角α′和β′,几乎不可能使两个前转向轮的两根轴线的延长线与两个后轮轴线延长线(三根轴线延长线)相交于一点(即瞬时转向中心O)。就是说,现代汽车在转向过程中,两个前转向轮一般是处于非完全纯滚动状态,其有一定的滑移。上述汽车实现转向的过程中,转向轮胎的滑移易产生异常磨损,则缩短了轮胎的使用寿命,造成资源消耗过大和运输成本增加,甚至会因转向轮胎异常磨损引发爆胎的交通事故。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转向车轮的转向角修正装置,以达到提高车轮轮胎的使用寿命和车轮的安全性能、减少资源浪费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转向车轮的转向角修正装置,包括转向梯形,转向梯形包括前车轴、横拉杆、转向梯形臂,以及分别设置在前车轴两端的转向节,前车轴两端分别通过转向主销与对应的转向节连接;转向主销与相邻的转向节之间均设有转向角度传感器;横拉杆中间设有长度调节装置,转向角度传感器的控制端电联有一电子控制器,长度调节装置的控制端也与电子控制器电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转向车轮的转向角修正装置,电子控制器能够根据转向角度传感器反馈的信息来控制长度调节装置,以实时修正转向梯形,故能够将汽车驾驶员由转向盘施加于前左转向车轮的输入转向角α〞,通过实时修正的转向梯形,驱动右转向车轮产生精确的相关联转向角β〞,保证了汽车转向过程中,所有车轮都做纯滚动,且无滑移状态,避免了因两个转向车轮转向角(α〞和β〞)不协调而引起转向阻力的增加和转向车轮轮胎异常磨损,从而提高了车轮轮胎的使用寿命、车轮的安全性能,以及减少了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理想状态时前、后转向车轮的转角关系图;
图2为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汽车转向车轮的转向角修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汽车转向车轮的转向角修正装置,包括转向梯形;参考图2,转向梯形包括前车轴5、横拉杆33、转向梯形臂34,以及分别设置在前车轴5两端的转向节31,前车轴5两端分别通过转向主销32与对应的转向节31连接;转向主销32与相邻的转向节31之间均设有转向角度传感器321;横拉杆33中间设有长度调节装置331,转向角度传感器321的控制端电联有一电子控制器4,长度调节装置331的控制端也与电子控制器4电联,该长度调节装置331为电动螺旋(或其他形式)长度调节装置。
在车辆转向过程中,电子控制器4能够根据转向角度传感器321反馈的信息来控制长度调节装置331,以实时修正转向梯形,故能够将汽车驾驶员由转向盘施加于前左转向车轮的输入转向角α〞,通过实时修正的转向梯形,驱动右转向车轮输出精确的相关联转向角β〞,保证了汽车转向过程中,所有车轮都做纯滚动,且无滑移状态,避免了因两个转向车轮转向角(α〞和β〞)不协调而引起转向阻力的增加和转向车轮轮胎异常磨损,从而提高了车轮轮胎的使用寿命、车轮的安全性能,以及减少了资源浪费。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驿力机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驿力机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62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相内凸轮式摆动传动内燃机
- 下一篇:景深保持装置及3D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