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R)-3-氨基哌啶(I)的不对称合成方法及相关中间体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0868.0 | 申请日: | 201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8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祁彦涛;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朴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11/56 | 分类号: | C07D211/5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 哌啶 不对称 合成 方法 相关 中间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R)-3-氨基哌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R)-3-氨基哌啶化学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R)-3-氨基哌啶(I)的不对称合成方法及相关中间体。
背景技术
(R)-3-氨基哌啶(I)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主要用来合成二肽基肽酶-IV(DPP-IV)抑制剂,如阿格列汀(Alogliptin),利拉利汀(Linagliptin)等降血糖药物。迄今为止,报道合成(R)-3-氨基哌啶(I)的文献较多。
PCT专利申请公布文本WO2007075630和WO2008028654中,以3-氨基吡啶为起始原料,经过催化氧化、拆分和成盐得到(R)-3-氨基哌啶双盐酸盐,如反应路线1所示。这种方法虽然路线简洁,但是吡啶的催化氢化要用到比较昂贵的催化剂以及较高的压力,对工业生产来说不太方便;而且拆分浪费了一半的异构体,不但使生产成本成倍上升,而且造成废弃异构体排放。
反应路线1
文献(Adv.Synth.Catal.2008,350(6),807-812)报道以烟酰胺为原料,通过催化氢化、胺基Boc保护、Hoffmann降解、拆分和脱Boc保护,成盐五步反应得到(R)-3-氨基哌啶双盐酸盐。虽然原料烟酰胺比3-氨基吡啶易得,但这条路线面临的问题基本上与反应路线1中的一样,没有实质的进步。
PCT专利申请公布文本WO2008102720中,外消旋的N-苄基-3-哌啶甲酰胺通过酶拆分得到(R)-N-苄基-3-哌啶甲酰胺,经过霍夫曼重排、氢化脱苄,成盐得到(R)-3-氨基哌啶双盐酸盐。如反应路线2所示。
反应路线2
这条路线虽然采用了酶拆分,但仍然会产生一半的废弃异构体;另外原料N-苄基-3-哌啶甲酰胺也不易得。中国专利申请CN101565397中,以3-哌啶甲酸乙酯为起始原料,通过胺基保护、氨解、Hoffmann降解、拆分、脱保护基成盐得到(R)-3-氨基哌啶双盐酸盐。虽然3-哌啶甲酸乙酯通过在氮原子上保护,再经过转氨酶拆分比3-氨基哌啶直接拆分效果好,但是基本的反应过程与反应路线2相差不大。
文献(Bioorgan.Med.Chem.2006,14(12);4158-4181.)报道,以D-鸟氨酸盐酸盐为原料,在-78~-45℃的条件下与二氯亚砜反应,再通过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Amberlite IRA-400)得到(R)-3-氨基哌啶-2-酮粗品,经过纯化后用四氢铝锂还原得到(R)-3-氨基哌啶,与盐酸反应后成盐酸盐。如反应路线3所示。
反应路线3
这套方法虽然不用拆分,但D-鸟氨酸价格偏高,而且反应过程是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并且通过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合成其中间产物,还要使用四氢铝锂作还原剂,均增加了工业化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就是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供一种(R)-3-氨基哌啶(I)的不对称合成方法及相关中间体,该(R)-3-氨基哌啶(I)的不对称合成方法工艺合理,路线简洁,利用手性诱导以较高的ee值得到了所要的产品,而且原料便宜,无需拆分,实现了无废弃异构体排放,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R)-3-氨基哌啶(I)的不对称合成方法,如反应路线4所示。式(IV)的3-哌啶酮化合物与手性胺(R)-1-苯胺发生脱水反应,先得到式(III)的手性烯胺化合物,式(III)在雷尼镍或钯碳的催化下氢化,得到de值很高的手性结构的式(II)化合物,最后式(II)的化合物进一步催化氢化除去甲基苄胺的手性辅基以及氨基保护基,从而得到了(R)-3-氨基哌啶(I)。
反应路线4
其中,R为氨基保护基,包括C1-4烷氧羰基或苄基。
烯胺结构的式(III)不能稳定的分离、纯化,一般是通过一锅法,在生成式(III)之后直接氢化得到式(II)的化合物。从式(IV)的3-哌啶酮化合物至式(II)的手性胺化合物,所用的溶剂为C1-4的醇或苯,特别是甲醇、乙醇;催化氢化所用的催化剂可以是雷尼镍或钯催化剂,如钯碳;反应温度为0~80℃;氢化的氢气压力为1~10个大气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朴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朴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08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餐桌布
- 下一篇:一种保健枕芯用中药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