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α钛合金在α+β两相区获得三态组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3254.1 | 申请日: | 2012-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8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超;杨合;曹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F1/18 | 分类号: | C22F1/18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慕安荣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钛合金 两相 获得 三态 组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钛合金热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近α钛合金获得三态组织的锻造与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钛合金作为一种高性能的材料,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等优点,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生物制药等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近α钛合金(如TA15)具有α钛合金良好的热强性和可焊性以及接近于α+β型钛合金的工艺塑性。与铸造相比,锻造可以生产横截面积更大的产品,同时通过合理的加工和严格的工艺控制,产品性能重现性好。钛合金锻件作为飞机等关键承力构件,因其服役环境恶劣,要求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室温/温性能、断裂韧性等)。在钛合金的典型微观组织中,三态组织由约20%等轴α、50~60%条状α和β转变基体组成,不仅具有好的塑性,同时具有高的高温性能、低周疲劳性性能和断裂韧性,其综合性能优异,能够满足钛合金航空锻件的服役要求。近十多年来,周义刚等在《近β锻造推翻陈旧理论发展了三态组织》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已授权的公告号为CN 101717904的发明专利中、西北工业大学在公开号为CN 102212745A的发明专利申请中提出了获得三态组织钛合金的方法。近β锻造在中国航空工业标准HB/Z 199-2005《钛合金锻造工艺》中规定为“在β转变温度(Tβ)以下10℃~20℃加热后的进行锻造”,锻造温度区间较窄,不宜温度的控制,另一方面,近β锻造的加热温度接近Tβ,若采用大变形单火次加载会导致温升效应而超过Tβ,最终无法获得三态组织钛合金;若采用多火次加载,锻件在高温状态下反复加热其晶粒会发生异常长大的现象。而现有的研究表明,钛合金在α+β两相区常规多火次锻后,组织粗化不明显。西北工业大学在公开号为CN 102212745A的发明专利中表明在局部加载成形过程中,预制坯加热温度为Tβ-(20~10℃),即近β锻造的变形温度区间,因此,近β锻造的可能出现的问题仍未解决。而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已授权的公告号为CN 101717904的发明专利中要求“初始组织为等轴α和β转变组织构成的双态组织”,而本发明对钛合金的初始组织类型无特殊要求,因此,本发明适用多种组织类型的近α钛合金。针对现有获得三态组织方法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了对近α钛合金经α+β两相区常规锻造后,再通过合理的热处理工艺获得三态组织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锻造温度区间接近β相转变温度Tβ,高温多火次加载晶粒易粗化,以及对初始组织为双态组织的限制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近α钛合金在α+β两相区获得三态组织的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工艺步骤为:
步骤一,α+β两相区锻造;
将电阻炉加热至低于β转变点30~50℃;将钛合金的坯料放入电阻炉中;电阻炉升温至低于β转变点30~50℃开始保温;保温时间为25~120min;将模具加热至低于钛合金β转变点40~60℃;坯料保温结束后,将坯料置于模具中,通过常规锻造方法将该坯料变形为锻件;根据该坯料的锻比确定锻造火次:若该坯料的为锻比≤70%,则单火次加载完成变形;若该坯料的锻比>70%,则两火次加载完成变形,且两火次中该坯料的锻比相同;
所述变形压下速度为0.2~0.4mm/s;变形后通过水冷或空冷方式将钛合金冷却至室温,得到钛合金锻件;
步骤二,第一次热处理;将电阻炉加热至低于钛合金β转变点10~20℃;将得到的钛合金锻件放入电阻炉中,将电阻炉升温至低于钛合金β转变点10~20℃后开始保温;保温时间在两相区锻造前保温时间基础上增加60min;保温结束后在10s内将锻件浸没水中,通过水冷方式将该锻件冷却至室温,使钛合金锻件组织成为α等轴+马氏体;
步骤三,第二次热处理;将电阻炉加热至低于钛合金β转变点50~60℃;将组织为α等轴+马氏体的钛合金锻件放入电阻炉中,将电阻炉升温至低于钛合金β转变点50~60℃开始保温;保温时间在两相区锻造前保温时间基础上增加60~90min;保温时间为140min;保温结束后取出锻件空冷至室温,使锻件组织改变为α等轴+α条片+β转,即获得了三态组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32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