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喷式发动机用燃料轨总成的组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2121.2 | 申请日: | 201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3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高崎信昌;山下繁树;鱼谷祐三;宫田崇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M55/02 | 分类号: | F02M55/02;F02M61/14;F02M6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梅高强;崔巍 |
地址: | 日本国广岛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喷 发动机 燃料 总成 组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喷式发动机用燃料轨总成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自以往,在汽车等车辆中,已知有从面临发动机的燃烧室内的喷射器直接向燃烧室喷射燃料的直喷式发动机。多个气缸以列状设置的直列型直喷式发动机中,通过燃料轨向与多个气缸对应的多个喷射器供应高压燃料。该燃料轨包括沿发动机的气缸列方向呈直线状延伸且供应燃料的轨道部件、从该轨道部件对各喷射器分配燃料的多个杯状部、用于将燃料轨固定在气缸盖上的多个凸台部,以将从发动机的燃料泵压送的燃料分配给与多个气缸对应的各喷射器。
此外,在将喷射器组装到发动机上时,形成在燃料轨上预先安装有喷射器的燃料轨总成,该燃料轨总成通过与各气缸对应的多个螺栓(连接部件)连接于气缸盖。燃料轨总成的各喷射器经由基端侧部分的环状基端部密封部件而嵌入在杯状部中,呈所谓的悬臂状态。因此,有时会因各喷射器远端部分的小径筒部的姿势发生偏差而导致相对于形成在气缸盖上的喷射器插入孔产生位置偏移,其结果,喷射器的小径筒部与气缸盖发生干涉。为此,在向喷射器插入孔压入喷射器的小径筒部的前阶段进行喷射器的姿势调整。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0-19132号(以下称作“技术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如下的燃料轨总成的组装方法。在气缸盖上形成连接支承座,准备棒状的引导部件,该引导部件能够对形成在所述连接支承座中的螺纹孔装卸,并且在该引导部件的中途部亦即与喷射器的小径筒部的远端接近喷射器插入孔的位置对应的中途部设置可装卸的止动部件。将引导部件插通燃料轨总成的凸台部的凸台孔,并将该引导部件安装在连接支承座的螺纹孔中。沿引导部件使燃料轨总成向气缸盖方向移动,在燃料轨总成的移动受到止动部件限制时,修正喷射器相对于喷射器插入孔的姿势。拆除止动部件,并将喷射器的小径筒部压入喷射器插入孔。其后,用螺栓将凸台部连接在连接支承座上。
所述技术文献所公开的燃料轨总成的组装方法中,即便在向气缸盖方向的移动阶段将喷射器调整为适当姿势,在结构上,也有可能在小径筒部压入到喷射器插入孔中的压入阶段无法将燃料轨总成有效地连接于气缸盖。
原因之一在于:由于用螺栓将设置在燃料轨上的多个凸台部连接在连接支承座上,因此难以使燃料轨与多个喷射器一起压接于气缸盖。原因之二在于:难以使喷射器的轴心与喷射器插入孔的轴心一致。即,由于杯状部的加工精度误差与喷射器插入孔的加工精度误差复合性地叠加,因此这些误差量叠加的结果有可能造成内嵌于杯状部的喷射器的轴心相对于喷射器插入孔的轴心位置偏移。
对于所述原因之一的技术课题,可以通过在燃料轨的多个杯状部与多个喷射器之间设置发挥克服燃烧压力的作用力的弹簧部件,从而在通过凸台部的螺栓连接而实现的落座状态下,能借助弹簧部件的作用力使喷射器落座。对于所述原因之二的技术课题,可以通过在喷射器与气缸盖侧落座部(喷射器能落座地被形成的气缸盖的部分)之间设置锥面、及具有与该锥面线接触的环状接触部的保持环,从而能够应对喷射器的轴心相对于喷射器插入孔的轴心偏移。在喷射器的轴心相对于喷射器插入孔的轴心倾斜时,该保持环借助环状基端部密封部件的喷射器轴心正交方向的反作用力而向喷射器插入孔的轴心正交方向位移,从而能调整锥面与环状接触部的接触位置,进而能调整喷射器的轴心位置。其结果,即便喷射器的轴心相对于喷射器插入孔的轴心倾斜,喷射器也能成为在气缸盖侧落座部的面内借助保持环稳定地落座的状态。
在进行这样的燃料轨总成的组装时,使安装有保持环的喷射器经由弹簧部件向燃料轨的杯状部嵌入而形成燃料轨总成(总成形成工序),将该燃料轨总成向气缸盖方向按压而将喷射器压入喷射器插入孔中(压入工序),将轨道部件的多个凸台部连接固定在多个连接支承座上(连接工序)。在实际的生产工序中,从作业效率的观点考虑,同时压入多个喷射器,并使用能通过与各气缸对应的多个螺栓同时紧固的多轴拧螺母装置将燃料轨总成连接在气缸盖的连接支承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未经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21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透气排汗通道的鞋子
- 下一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