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实木门的制作方法及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3791.5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5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宋庆华;李铁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久久木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M3/00 | 分类号: | B27M3/00;B27N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2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木 制作方法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速生杨旋切单板,生产单板层积材制作仿实木门的方法及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实木复合门所用材料包括:木材、人造板材和薄木。其中木材主要有红松、白松、落叶松、杨木、桦木等。人造板材有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双包镶板、薄木中高档或珍贵木材加工而成。其中门内的门立梃、上冒头、下冒头、中坎是由低质量的实木经二次加工后指接胶合而成的.芯板是由刨花板或密度板组成。这种实木复合板门从外观装饰效果上看,款式新颖,能够真实地体现木材纹理与木材的特征,给人以接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清新感觉。但是这种实木复合门存在着结构强度低,易错缝,干湿膨胀率不同饰面极易开裂;重量大门易变形翘曲等难点,这些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实木复合门中存在的结构强度低、易错缝,干湿膨胀率大等致饰面开裂,重量大易变形翘曲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速生杨旋切单板组坯生产仿实木门的门立梃、上冒头、下冒头、中坎及门芯板的工艺及仿实木门的制作方法。该方法首先测出含水率5-7%速生杨旋切单板的密度,比照落叶松的密度确定门立梃的密度;比照红松的密度确定门芯板的密度;用旋切单板密度与成品门立梃密度之比确定压缩比;用旋切单板密度与成品芯板密度比值确定压缩比;用二压缩比分别确定门立梃组坯、芯板组坯厚度,胶粘剂用量;采用改性脲醛树脂与三聚氰胺树脂共混物;在根据二压缩比胶粘剂固化温度、时间、压力,确定门立梃组坯,芯板组坯压制时所需温度、压力、时间等工艺参数,待组坯完成后按尺寸切割,制作成品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本发明与现有实木复合门相比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节约木材降低成本。2、结构强度超过天然实木力学强度。3、易于加工、规格形状多样化。4、质量均匀不易变形翘曲。5、具有防水、防潮性能饰面不易开裂。6、重量轻延长五金件的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附图1:本发明仿实木门门立梃、芯板层积材生产工艺流程框图。
单板整理→单板拼接→单板注胶→组坯→预压→热压→冷却→成型
附图2:本发明仿实木门门立梃组坯示意图
附图3:本发明仿实木门芯板组坯示意图
附图4:仿实木门示意图
附图5:是附图4中1上冒头制作工艺流程框图
附图6:是附图4中2门立梃制作工艺流程框图
附图7:是附图4中3中坎制作工艺流程框图
附图8:是附图4中4芯板制作工艺流程框图
附图9:是附图4中5下冒头制作工艺流程框图
附图10:是仿实木门装配工艺流程图
附图4中 1、上冒头 2、门梃 3、中坎 4、芯板 5、下冒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的方法是:1、确定备段工艺参数(1)确定(实测)杨木旋切单板密度。(2)比照落叶松密度确定成品门立梃密度。(3)用旋切单板密度与成品门立梃密度之比求得压缩比。(4)用压缩比确定一次组坯厚度。(5)比照红松密度确定成品芯板密度。(6)用旋切单板密度与成品芯板密度之比确定压缩比。(7)用压缩比确定芯板组坯厚度。2、确定压制过程中的工艺参数。(1)以门立梃组坯厚度,胶粘剂固化所需时间、温度、压力、含水率确定门立梃组坯压制时的温度、压力、时间。(2)用芯板组坯厚度、胶粘剂固化所需时间、温度、压力、含水率确定芯板压制时所需温度、压力、时间。
实施例:制作镶板仿实木门
规格;2000*900
1、备料段参数:(1)旋切单板含水率7%以下,规格1220*6.5*3,密度0.30g/cm3。(2)参照落叶松密度0.55g/cm3取成品门梃密度0.50g/cm3。(3)确定压缩比,成品门梃密度÷旋切单板密度=0.50÷0.3=1.7,确定组坯厚度65mm,单板组坯形式见附图2.(4)参照红松密度0.45g/cm3确定芯板成品密度0.45g/cm3。(5)确定压缩比,芯板密度旋切单板密度=0.45÷0.3=1.5,确定组坯厚度15mm。组坯形式是附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久久木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辽宁久久木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37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岔单缸液压双向分别扩挤装置
- 下一篇:固定作业冷暖空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