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质感壳体制作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6345.1 | 申请日: | 201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6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宋吉智;何洋;王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5/06 | 分类号: | B05D5/06;B05D3/10;H04N5/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质感 壳体 制作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喷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质感壳体制作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金属质感效果在电视产品外观装饰方面的应用在2011年CES展上已崭露头角,其呈现出的大气和厚重的特性无疑给整个产品增色不少,甚至成了部分产品的点睛之笔。但到目前为止,大部分还是直接采用金属材料,不锈钢和铝材是其中的主要选择素材,应用范围涵盖了电视前框、后盖、底座及装饰件、喇叭网罩等,纯金属凭借其固有的金属特性不但起到了结构件应有的承力作用,而且在装饰方面也起到了预想不到的优异效果,同时,金属材料高昂的成本也给电视厂商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
鉴于此,同样能够获得金属质感效果的表面装饰工艺,如贴膜、电镀、真空溅镀、模内注塑(IMD)等开始陆续涌现,但这些表面处理工艺同样都存在着很多难以克服的问题。比如,贴膜和模内注塑(IMD)工艺难以适应造型复杂的零件(造型复杂时表面容易起皱影响外观效果),仅能在一些平面或大弧面的造型简单的零件上应用;电镀工艺一直困扰于是否能够保证环保安全性,且其废液对环境影响很大,饱受质疑;真空溅镀作为近几年的最新技术应用越来越成熟,但和纯金属材料一样造价较高,另外,由于还受到溅镀设备的限制,目前还无法制作一些大尺寸的零件,比如37寸以上的电视前框,目前国内还无厂家具备实力制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金属质感壳体制作方法及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制造大尺寸设备金属质感壳体的制造设备限制以及制造金属质感壳体的成本较高,一般喷涂方法制造的金属质感壳体需要反复多次喷涂壳体,导致壳体上金属质感较差的问题。
一种用于制造具有金属质感壳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应用酒精去除塑料壳体上的杂质;
去除所述塑料壳体表面残留静电;
对所述塑料壳体喷涂金属质感油漆,所述金属质感油漆为粘度值为涂2杯8S-18S;
对所述塑料壳体进行烘干。
优选的,所述金属质感油漆的粘度为涂2杯8S-18S。
优选的,所述对所述塑料壳体喷涂金属质感油漆中所述金属质感油漆的粘度为涂2杯10.5s~13s。
优选的,所述对所述塑料壳体喷涂所述金属质感油漆,包括:
使用所述金属质感油漆对所述塑料壳体进行一次喷涂。
优选的,在所述对喷涂后的所述塑料壳体进行烘干的具体烘干温度条件为50℃-60℃,烘干时间为30分钟。
优选的,在所述对所述塑料壳体喷涂金属质感油漆的外界环境中颗粒度小于10万级。
优选的,所述喷涂金属质感油漆的壳体上的金属质感油漆厚度为4~8um。
一种设备,该设备包括主体和壳体:
所述壳体喷涂金属质感油漆,所述金属质感油漆为粘度值为涂2杯8S-18S。
优选的,所述金属质感油漆的粘度为涂2杯10.5s~13s。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烘干温度条件为50℃-60℃,烘干时间为30分钟。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的金属质感油漆喷涂一次。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金属质感油漆的厚度为4~8um。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金属质感壳体制作方法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应用酒精去除塑料壳体上的杂质,去除所述塑料壳体表面的残留静电,对所述塑料壳体喷涂金属质感油漆,所述金属质感油漆为粘度值为涂2杯8S-18S,对所述塑料壳体进行烘干。从而通过直接喷涂的方式,实现了塑料壳体上的金属质感,工艺简单,能够满足所有塑料之间的外观造型的喷涂,提高了塑料壳体的金属质感效果,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了金属质感壳体的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金属质感油漆喷涂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金属质感壳体制作方法及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制造大尺寸设备金属质感壳体的制造设备限制以及制造金属质感壳体的成本较高,一般喷涂方法制造的金属质感壳体需要反复多次喷涂壳体,导致壳体上金属质感较差的问题。
其中,所述金属质感油漆为喷涂在塑料壳体上后具有金属质感亮度达到预设亮度值范围且表面平滑度值达到预设平滑值的油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63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具侧向切边机构
- 下一篇:新型加药装置的溶解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