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加工处理方法和纤维加工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3153.2 | 申请日: | 2012-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5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新;徐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建新 |
主分类号: | D06M10/00 | 分类号: | D06M10/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加工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纤维加工处理方法和纤维加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纤维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性能优越的增强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可纺性短纤维不仅具有活性比表面积小,表面能低,表面呈现出憎液性等纤维所具有的突出特点外,因为其更难处理、消耗量大等缺点防碍了其在纺织领域的推广应用。
在对可纺性短纤维加工利用的过程中,为了克服纤维间易滑脱、难粘合的特点,往往通过增加捻数来加强纤维织物的抗拉伸强度。这样做不仅降低了纺织业产量,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纤维织物的抗拉伸强度增加并不明显。
在对纤维处理领域,对于此问题业内专家对纤维的表面进行了许多改进研究,以增加其活性比表面积和表面含氧官能团,改善纤维表面的粘合性,进而增强纤维的优异性能,如空气氧化法、液相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和等离子体氧化法等方法。在诸多的处理方法中,工业化的主要有气相氧化法和电化学氧化法。但其中气相氧化法虽然工艺简单、消耗也少,但操作弹性太小,氧化反应不易控制,电化学氧化又存在耗能高、污染严重、操作复杂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纤维加工处理方法和纤维加工处理装置,可纺性短纤维经处理后能够使纤维表面粗糙度提高,比表面积增加,使得纤维间及纤维与其他材料间更容易产生物理契合,在捻合的过程中减少捻系数,或者在原捻系数的基础上增加拉伸强度,本方法具有高效、节能、降耗的功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纤维加工处理方法,包括:
将可纺性纤维制成纤维条,同时在梳理系统纤维网处对纤维条进行低温等离子处理,增加纤维条的表面粗糙度;
将经过低温等离子处理的纤维条拉细得到粗纱条;
将粗纱条拉细得到细纱。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对纤维进行低温等离子处理为使用低温等离子处理装置进行。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将经过低温等离子处理的纤维拉细得到粗纱条过程中,对所述纤维进行低温等离子处理。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将粗纱条拉细得到细纱过程中,对所述粗纱条进行低温等离子处理。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一种纤维加工处理装置,包括:
低温等离子处理器,用于在将可纺性纤维制成纤维条时对纤维网进行低温等离子处理,增加纤维条的表面粗糙度;
粗纱机,用于将经过低温等离子处理的纤维条拉细得到粗纱条;
细纱机,用于将粗纱条拉细得到细纱。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粗纱机还包括低温等离子处理装置。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细纱机还包括低温等离子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的纤维加工处理方法和纤维加工处理装置对可纺性短纤维进行等离子处理,使纤维表面形成凹凸层,增加了短纤维的表面抱合力,进而在对短纤维加工过程中,从而弥补了为提高产量降低粘系数带来的强力损失,保证原来拉伸强度的基础上减少了捻系数,节省原材料,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可纺性短纤维经等离子处理后,保持原捻系数不变的情况下大大增强了织物的拉伸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纤维加工处理方法一较佳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纤维加工处理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低温等离子预处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纤维加工处理装置的粗纱机低温等离子处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纤维加工处理装置的细纱机低温等离子处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2,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将可纺性纤维制成纤维条。对可纺性纤维进行梳理加工,可纺性纤维层在梳理系统1中凝聚成纤维网2,纤维网2上安装有低温等离子处理系统3。可纺性纤维网2经过低温等离子处理系统3处理后制成纤维条,纤维条表面发生刻蚀效应,形成凹凸不平的凹凸表皮。处理后的纤维条通过压辊及圈条装置卷存于纤维条筒4内。
将上述预处理后的纤维条用粗纱机拉细处理,然后再用细纱机再次拉细处理制成所需要细纱。
实施例2:请参阅图1、图2、图3,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建新,未经徐建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31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松厚度涂布白卡纸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防止船板表面麻坑的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