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载荷机械功率柔性传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4048.7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5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卜树峰;毛明;张立群;宋美球;刘晓蓉;周广明;徐宜;党玲;胡培林;吴才成;吕庆军;刘云鹏;张洪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3/02 | 分类号: | G01M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黄启行;苏玉峰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荷 机械 功率 柔性 传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验仿真系统,特别是涉及可以在用于实验仿真系统中的大载荷机械功率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考核传动装置特别是采用液力综合传动装置的车辆,在复杂路况(或海况)及上下坡、左右倾斜时,传动装置的各个液力元件的性能、液压系统的供油平衡、各个部件的润滑等能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十分必要和关键的环节。当车辆或者特种车辆战车在变角度、角加速度的运动状况下,油液对油路的冲击是否会造成渗漏;油路的薄弱环节何在;各部件的机械性能、效率及可靠性是否经受得住恶劣海况的冲击,等等问题的解决,全凭理论设计或实车测试是不够的,必须借助于台架试验,提供设计和改进的数据,加快研制进度。国际上,发达国家建有传动倾斜试验台,考核传动装置在各种倾斜路况和海况下供油、润滑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总体匹配性能。但其产品造价高昂,并且无法在传动倾斜试验台上加载大功率负载。迄今为止,国内只能通过实际跑车试验对传动装置进行考核,这种办法常出现数据参数不完整,故障无法再现,故障原因很难判断,故障排除困难。
特别地,特种车辆传动装置计较为复杂,某些特种车辆甚至含陆上和水上两套传动装置,因此其供油、润滑系统的正常工作和系统散热设计难度很大。若没有相应的试验手段充分对传动系统进行不同路况和海况的模拟实验,实车试验尤其是海上试验的风险和难度将非常大。随着新型车辆研制周期越来越短,对传动系统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尽快建立传动装置的倾斜试验台,用试验台模拟传动系统各种倾斜路面下的受力及工作状况,对其性能进行台架测试,对液力综合传动装置的深入研究提供试验依据,意义非常重要。
为了使倾斜试验台能够很好地模拟车辆的实际工况,通过倾斜试验台给被试传动装置施加大负载是必须的。然而,由于倾斜试验台连同被试的传动装置是处于运动状态,因此被试的传动装置和加载测功机之间不可以采用机械连接。
因此,存在对一种大功率机械功率柔性传递装置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载荷机械功率柔性传递装置,其包括两个电涡流测功机、两个液压马达和两个液压泵,其特征在于:电涡流测功机安装在摇摆平台两侧地面上,作为主要加载控制装置;两个液压马达固定在摇摆平台两侧地面上;两个液压泵固定在摇摆平台上并分布于被试件两侧;其中,每一个电涡流测功机都与一个液压马达机械连接,使得加载能量由测功机直接传至液压马达;每一个液压泵通过一根高压软管连接到一个液压马达;液压马达将电涡流测功机发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压能,然后通过高压软管传送至液压泵上;液压泵将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后直接通过机械连接件传送至被试件上。
所述的大功率传动装置倾斜路况试验模拟系统,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液压泵和被试件之间的减速箱,其中,减速箱固定于摇摆平台上并机械连接到被试件,液压泵机械连接到减速箱。
所述的大功率传动装置倾斜路况试验模拟系统,其中,两套加载测功机、液压泵、液压马达与被试件一起被灵活配置,可组成“一”型、“L”型以及“T”型。
所述的大功率传动装置倾斜路况试验模拟系统采用闭环控制,其中,由电涡流测功机自带的扭矩仪提供测功机处的输出目标扭矩,输入扭矩仪提供被试件获得的输入扭矩,比较目标扭矩和输入扭矩直至二者一致。
其中,大载荷机械功率柔性传递装置具有电子惯量模拟功能,可以模拟不同的车重在加速时的惯量加载试验。
本发明不使用大功率控制阀,避开了难以解决的大功率控制阀的散热问题。系统简单,易于实现,控制精度高,体积小。运用本发明,解决了大运动平台上的大功率加载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大功率传动装置倾斜路况试验模拟系统的总体原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大载荷机械功率柔性传递装置的原理图。
图3为采用大载荷机械功率柔性传递装置时,单侧加载设备需要覆盖的扭矩、转速功率曲线。
图4为大载荷机械功率柔性传递装置的控制原理框图。
图5为电液随动试验平台运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40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