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子源均匀送气结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7029.3 | 申请日: | 201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4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胡东京;吴巧艳;彭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信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37/30 | 分类号: | H01J3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11 北京市中关村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源 均匀 送气 结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离子源的均匀送气结构装置,其直接针对于使送入的气体均匀的流动并进入弧室,与两边的灯丝发射过来的电子发生碰撞,形成均匀的等离子体。本发明为多方面均匀送气应用提供了方便。
技术背景
1.在晶片的离子注入工艺中,束流的均匀性要求愈来愈高。而这种要求直接影响半导体领域整体的注入质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与之前的单送气管路相比,此送气盖板所呈现的优势体现在:
I.送气盖板采用钼质材料,且采用多管路传输送气,不仅减少了气体对送气盖板的侵蚀,而且增加了气体传输的均匀性。
II.弧室两端采用双灯丝结构,与均匀进入其内的气体发生碰撞,提高电离效率。
3.在束流的注入中,离子剂量均一的注入到晶片上。注入束流的不均匀性会引起注入的失败。
4.本发明涉及的离子源均匀送气结构装置,在要求气体均匀性的同时,也要求加强束流的控制力,阻隔杂质离子,从而防止因能量污染引发的失败。
5.本发明涉及的离子源均匀送气结构装置,为多方面的均匀性送气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但增加了设备的总的投资;特别是送气路径相对较长从而引起气体到达弧室时存在密度微差,这也增加了离子束均匀性精确控制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总结了离子注入系统中的一种离子源均匀送气结构装置,如图1所示,由两块端板(1)、两块侧板(2)、一块含有引出缝的盖板(3)、一块送气底板(4)、一块送气盖板(5)、送气管头(6)组成的弧室,其工作原理简述如下:由送气管头(6)流入的气体,经送气盖板(5)及其底板(4)之间对称的送气管路,从送气盖板(5)上的送气孔均匀的流入弧室腔体内,而弧室的两块端板上安装有灯丝;当通过一定的灯丝电流,灯丝受热发射电子,此时送入的气体与电子相互碰撞发生电离,最终形成均匀的等离子体。因此,送气盖板的设置对均匀性送气显得尤为重要。
其中送气盖板底面的结构及其比例如图2所示。送气盖板(5)均采用耐高温、耐高压、高强度、导电特性突出的钼质材料,以减少在气体流动过程中造成的对送气盖板(5)的侵蚀。通过送气盖板(5)上表面的12个均匀分布的送气孔(508)至送气孔(519),在其底部设计送气管路(501)至送气管路(507),以使送入的气体均匀的流入弧室腔内,并与由灯丝发射过来的电子发生碰撞,形成分布均匀的等离子体。送气盖板底面设计的送气管路(501)至送气管路(507)呈交错相通状,如图2所示:在送气管头(6)设置一条横向的主送气管路(501),而在两边分别设置与其平行的副送气管路(502)和副送气管路(503),在此管道上均匀布置送气孔(508)至送气孔(519),每侧6个,共12个。这三条送气管路是通过支送气管路(504)至支送气管路(507)来连接的。气体通过送气管路流入达弧室腔体内,最终形均匀的等离子体。
附图说明
图1为弧室
图2为弧室送气盖板底面
图3为弧室送气盖板上表面
图4为弧室送气盖板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介绍,但不作为对发明的限定。
送入的气体经送气管头(6)流入送气底板(4)和送气盖板(5)之间,送气盖板(5)设置有送气管路(501)至送气管路(507)。利用送气管路(501)至送气管路(507)的几何对称性实现气体的均匀性流动。此时在副送气管路(502)和副送气管路(503)上设置均匀的送气孔(508)至送气孔(519)(它们与弧室相通),气体沿着送气孔(508)至送气孔(519)均匀的流向弧室腔内,符合气体分子均匀电离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信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信电子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70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异步电动机升压启动额定电压运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