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良的植物油酶法脱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89300.2 | 申请日: | 201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9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博;王永华;陈华勇;王卫飞;王小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1B3/00 | 分类号: | C11B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宫爱鹏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植物油 脱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油脱胶方法,尤其是一种改良的植物油酶法脱胶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油中的胶质主要是磷脂,在植物油精炼加工中,磷脂是一种需要去除的杂质,油脂脱色前,一般要求含磷量水平低于30mg/kg,最好低于10mg/kg,去除磷脂的过程通常被称为“脱胶”。磷脂分水化磷脂和非水化磷脂。水化磷脂可以通过简单的水化方式去除,而非水化磷脂的去除则是油脂加工业的难题。
针对油脂中非水化磷脂,人们开发了各种脱胶方法,如:(1)简单酸脱胶法(simple degumming process);(2)特殊脱胶法(special degumming process);(3)超级脱胶法(Super/uni-degummingprocess);(4)顶级脱胶法(Top degumming process);(5)IMPAC脱胶工艺(IMPAC degumming process);(5)SOFT脱胶法(S.O.F.T degumming process)等脱胶方法。酶法脱胶是另外一种脱胶新方法,如图1所示,其原理是采用磷脂酶对磷脂中的部分基团进行水解,从而将磷脂变成更加亲水的分子或者将磷脂的极性基团水解,从而使得非水合磷脂得以除去。
酶法脱胶最早是在二十世纪90年代开发成功,最早的工业应用是使用猪 胰脏来源的磷脂酶A2,由于猪胰脏磷脂酶A2的来源有限,而且酶学性质也存在一些不足,酶法脱胶应用范围很有限。之后,人们又开发了来源于微生物的酶制剂,代表性的产品如Novozymes公司Lecitase Novo和Lecitase Ultra,这种酶制剂兼具有脂肪酶和磷脂酶A1的活力,但在植物油酶法脱胶反应体系中,可以高度特异性的表现为磷脂酶活力。微生物来源的酶制剂的供应不受限制,因此具有更高的推广价值。
酶法脱胶通常的工艺路线如下:
1)对毛油进行酸反应。酸反应本身具有脱胶效果,但脱胶效果不一定可以达到物理精炼的需要。在酶法脱胶中,通过酸反应,可以改变磷脂的状态,使其更有利于进一步酶反应;另外,酸反应可以去除油脂中的金属离子,对于提高油脂的稳定性具有好处。酸反应通常是加入柠檬酸或者磷酸,也可以加入其它的有机酸或者无机酸。为提高酸反应的效果,通常酸反应在70~90℃温度下进行。
2)调整pH和水分。酸反应后的油脂中pH很低,不适于酶作用,因此,需要加入碱性物质调整pH至更适合于酶作用的数值。水分也是酶作用的重要影响条件之一,因此,也需要加入适量的水分。
3)加酶。经过以上前处理的油脂,可以加入酶制剂进行反应,由于磷脂酶是界面催化的酶制剂,在加入酶制剂时,需要通过充分的混合以使得酶制剂作用更有效率。加酶前还需要将油脂的温度调整至合适的温度,以适合酶作用。
4)酶反应。根据毛油性质差异,酶反应时间通常需要4~6小时以上的反应时间。
5)胶质分离。经过酶反应后,油脂升温至75~90℃,进入离心机分离除去胶质,得到脱胶油。
上述酶法脱胶过程,由于需要很长的酶反应时间,酶反应罐尺寸大,造成设备投资增加,生产周期延长,在实际应用中带来很大不方便,成为酶法脱胶产业化实施的主要瓶颈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良的植物油酶法脱胶方法,该方法通过对胶质分离前的油脂进行保温滞留处理,可以提高脱胶效果和缩短酶法脱胶中酶反应所需要的时间,从而减小酶反应罐体积,有利于产业化实施。
本发明发现,在酶反应时间为6小时左右的传统的酶法脱胶过程中,采用工业碟片离心机分离,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酶法脱胶的效率也逐步增加,该现象完全符合通常的预期。但是,对酶反应过程中磷脂进行分析时意外地发现,其实上述酶反应在2小时以内,甚至在1小时以内已经基本发生完全,但取反应2小时以内的油脂进行胶质分离,却达不到预期的脱胶效果。针对上述现象,本发明认为,油脂中的胶质的存在状态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因为酶法脱胶时,油脂经过了高剪切乳化,磷脂起始时多处于均匀分散状态,经过一段时间的酶反应,尽管已经和磷脂酶发生作用,但仍处于乳化分散状态,此时,不容易分离;当经历更长的酶反应时间后,磷脂逐步聚集,转化成容易分离的状态,因此,实际达到的脱胶效果更为显著。热作用可以加速破乳和促进磷脂的聚集,本发明发现,可以对酶反应后的油脂采用一定时间的升温维持处理,即可大幅度减少酶反应所需要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93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风用的蝶阀
- 下一篇:一种瓦斯抽放孔封堵包装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