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59385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种带完全流向抽吸通道的三维内转气道-CN201620790066.X有效
  • 施崇广;李怡庆;滕健;尤延铖 - 厦门大学
  • 2016-07-26 - 2016-12-21 - F02C7/042
  • 一种带完全流向抽吸通道的三维内转气道,涉及进气道边界层抽吸。设有三维内转气道,所述三维内转气道设有三维内转气道压缩型面、三维内转气道唇口、三维内转气道肩部和三维内转气道隔离段;三维内转气道用于实现内部乘波,三维内转气道压缩型面于三维内转气道肩部的型线处转平进入三维内转气道隔离段可以显著提升三维内转气道自起动性能。可以保证将附面层低能流完全排除,同时不影响进气道内部流动特征。进气道为三维内转气道可保证全流量捕获来流,增大发动机推力的同时减小外流阻力。保证三维内转气道不会因为完全流向抽吸通道而牺牲总体性能,从而在不降低升阻比的情况下出色地完成进气道的自起动。
  • 一种完全流向抽吸通道三维内转进气道
  • [实用新型]壁面压力可控的内外乘波一体化装置-CN201720101751.1有效
  • 施崇广;李怡庆;周驯黄;尤延铖 - 厦门大学
  • 2017-01-25 - 2017-08-22 - B64D33/02
  • 设有外乘波体飞行器和三维内转气道;所述三维内转气道设有三维内转气道压缩型面、三维内转气道唇口、三维内转气道肩部型线、三维内转气道隔离段和三维内转气道横向溢流口;所述外乘波体飞行器与三维内转气道依靠二元平面楔导乘波段连接过渡,三维内转气道压缩型面于三维内转气道肩部处转平进入三维内转气道隔离段,三维内转气道横向溢流口存在于外乘波体飞行器与三维内转气道压缩型面连接过渡处。
  • 压力可控内外一体化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带弯道型引流管的三维内转气道-CN202023309651.9有效
  • 贡天宇;胡宋健;李怡庆 - 南昌航空大学
  • 2020-12-31 - 2021-08-24 - F02C7/04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弯道型引流管的三维内转气道,包括三维内转气道等熵压缩型面、三维内转气道反射激波后隔离段、弯道型引流管,三维内转气道等熵压缩型面和三维内转气道反射激波后隔离段通过三维内转气道肩部型线连接;弯道型引流管连通三维内转气道等熵压缩型面和三维内转气道反射激波后隔离段;弯道型引流管入口位于三维内转气道反射激波后隔离段的上游;弯道型引流管出口位于三维内转气道等熵压缩型面上。本实用新型遵循三维内转气道的工作原理与设计方法,除了保证三维内转气道本身的气动特性之外,可以显著拓宽三维内转气道的工作范围。
  • 一种弯道引流三维内转进气道
  • [发明专利]提升内部空间利用率的弹体进气道一体化流动控制方法-CN202310105243.0在审
  • 贡天宇;李怡庆;卫锋 - 南昌航空大学
  • 2023-02-13 - 2023-04-25 - G06F30/20
  • 本发明公开了提升内部空间利用率的弹体进气道一体化流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设计曲面锥弹体和三维内转气道;(2)、完成三维内转气道外罩的设计;(3)、截取曲面锥弹体/三维内转气道对称子午面,在子午面内设计阵列泄流孔型线;(4)、在三维内转气道外壁面设计泄流槽进口并生成泄流槽结构,完成自适应侧向泄流的三维内转气道设计。本发明遵曲面锥弹体与三维内转气道的工作原理与设计方法,除了保证曲面锥弹体及三维内转气道本身的气动特性之外,可以显著拓宽三维内转气道的工作速域范围,改善三维内转气道内流场品质,减少泄流通道对曲面锥弹体内部空间的占用
  • 提升内部空间利用率弹体进气道一体化流动控制方法
  • [发明专利]倒置双模块下颌式内转气道/类锥前体一体化设计方法-CN202111570974.X在审
  • 尤延铖;程剑锐;朱呈祥 - 厦门大学
  • 2021-12-21 - 2022-02-22 - B64F5/00
  • 倒置双模块下颌式内转气道/类锥前体一体化设计方法,涉及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包括如下步骤:1)锥形前体构型设计;2)基准流场设计;3)确定内转气道的安装位置与安装角;4)确定内转气道的捕获面积及其入口三维形状;5)生成双模块一体化构型的内转气道型面。倒置一体化布局有效减小进气道S弯隔离段的弯曲程度,降低S弯隔离段内的流动损失。圆锥前体的入射外锥激波打在内转气道的唇口位置,保证进气道唇罩无溢流,实现倒置一体化构型的内转气道对来流的高效捕获。为内转气道提供优秀的前体附面层排移效果,避免传统布局中前体附面层与进气道内部流场之间的相互干扰。较传统构型总压恢复高,非设计状态下性能优良。
  • 倒置双模下颌式内转进气道类锥前体一体化设计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完全流向抽吸的三维内转气道设计方法-CN201610594338.3有效
  • 施崇广;李怡庆;滕健;尤延铖 - 厦门大学
  • 2016-07-26 - 2019-03-22 - G06F17/50
  • 一种完全流向抽吸的三维内转气道设计方法,涉及进气道边界层抽吸。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设计要求采用特征线法求解轴对称基本流场;运用流线追踪方法生成三维内转气道压缩型面;根据位移厚度公式计算三维内转气道肩部不同位置锥切面位移厚度;以进气道压缩型面与位移厚度为基础,设计完全流向抽吸口;以完全流向抽吸口构造新的进气道出口形状,并等直向后拉伸得到三维内转气道隔离段;获得能够完全沿流向排除附面层低速低能气流,不影响高速高能气流在进气道内的流动特征的三维内转气道。可显著提升三维内转气道自起动性能。可保证将附面层低能流完全排除,不影响进气道内部流动特征。
  • 一种完全流向抽吸三维内转进气道设计方法
  • [实用新型]倒置双模块下颌式内转气道/类锥前体一体化装置-CN202123223821.6有效
  • 尤延铖;程剑锐;朱呈祥 - 厦门大学
  • 2021-12-21 - 2022-04-15 - B64D33/02
  • 倒置双模块下颌式内转气道/类锥前体一体化装置,涉及高超声速飞行器。设有外乘波类锥型前体和倒置双模块内转气道;外乘波类锥型前体采用经过母线优化后的类锥体构型,包括前部的头锥段以及后部的等直段;倒置双模块内转气道为双发并置、侧向安装的三维内转气道,包括三维内转压缩型面、进气道隔离段和进气道唇口;进气道隔离段采用几何过渡方式生成方转圆的隔离段型面;外乘波类锥型前体与倒置双模块内转气道相连接。利用进气道自身压缩型面所拥有的压力梯度分布,形成一体化构型中由纵向对称面朝向两侧的横向压力梯度,实现对前体附面层的排移。降低前体附面层对进气道内流道影响,为内转气道提供优秀的前体附面层排移效果。
  • 倒置双模下颌式内转进气道类锥前体一体化装置
  • [发明专利]基于弯曲激波理论的全三维内转气道反设计方法-CN202011206176.4有效
  • 尤延铖;施崇广;胡占仓;朱呈祥 - 厦门大学
  • 2020-11-02 - 2021-11-19 - F02C7/04
  • 基于弯曲激波理论的全三维内转气道反设计方法1)根据设计要求指定全三维基准流场内全三维入射激波;2)将全三维入射激波离散为一系列参考平面,根据全三维入射激波角、激波曲率以及波后参数,利用弯曲激波理论求解对应的全三维内收缩基本流场;3)设计全三维内转气道出口截面,并在步骤2)的全三维内收缩基本流场中进行流线追踪得到高超声速全三维内转气道压缩型面;所述截面的形状采用椭圆形或类矩形;4)以步骤3)中的全三维内转气道压缩型面为基础对高超声速全三维内转气道进行几何构造:根据出口面积要求,将肩部型线等直或扩张拉伸得到全三维内转气道隔离段,获得在设计飞行状态下基于弯曲激波理论的全三维内转气道
  • 基于弯曲激波理论三维内转进气道反设计方法
  • [发明专利]乘波前体自适应边界层排移内转气道一体化设计方法-CN202110516537.3有效
  • 贡天宇;李怡庆 - 南昌航空大学
  • 2021-05-12 - 2022-04-12 - B64C21/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乘波前体自适应边界层排移内转气道一体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计密切锥导乘波体;(2)选定三维内收缩基本流场位置,完成基本流场设计;(3)设计具有自适应边界层排移效果的内转气道进口型线;(4)生成自适应边界层排移三维内转气道压缩型面,获得内转气道结构;(5)设计内转气道乘波前体连接板,完成乘波前体自适应边界层排移内转气道的一体化设计。本发明在保留乘波前体优点的同时,在乘波前体下表面以对称相连的形式开展高超声速进气道的设计,从而有效排移前体边界层,在发挥乘波前体高性能的同时,有效提高推进系统的气动性能,最终为高超声速内外流一体化设计提供新方法
  • 乘波前体自适应边界层排移内转进气道一体化设计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