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113388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材料多轴失效应变预测方法-CN201710169462.X有效
  • 张玉财;蒋文春;王传龙;涂善东;王宁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2017-03-21 - 2018-08-28 - G06F17/50
  • 一种材料多轴失效应变预测方法,属于应变预测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得材料变速率和应变速率之间的关系;步骤(2),由幂律控制孔洞长大理论,获得单轴及多轴应力状态参数;步骤(3),表示单轴及多轴应力作用下的失效应变,并获得多轴延性因子;步骤(4),获得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多轴失效应变拟合参数,从而得到多轴延性因子预测方程;步骤(5),利用有限元软件预测材料在多轴应力状态下的失效应变及其寿命。本材料多轴失效应变预测方法能够通过材料在多轴应力状态下的失效应变计算方法,更准确地预测材料在高温状态下的多轴的失效应变。
  • 一种材料多轴蠕变失效应变预测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失效模式一致的载荷等效加速方法-CN202011542195.4有效
  • 孙志刚;赵旭;宋迎东;牛序铭;常亚宁;彭秋洪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0-12-24 - 2022-07-12 - G01N3/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失效模式一致的载荷等效加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进行材料高温拉伸试验、材料高温试验、材料试验,建立断裂时间规律、最小变速率规律、断裂应变规律,计算得到损伤累积模型中参数p的值;对载荷的失效模式一致性区间划分;利用多级非线性损伤累积模型分别计算失效模式一致性区间中的载荷造成的损伤,并将造成的损伤按照损伤等效原则加速到失效模式一致性区间中最大的载荷状态,最终实现载荷等效加速。本发明可以将具有相同失效模式的载荷按照损伤等效的原则折算到较大的载荷状态,在保证失效模式一致的前提下,极大节省试验时间。
  • 一种基于失效模式一致载荷等效加速方法
  • [发明专利]电动车辆的切断控制装置-CN201180030243.4有效
  • 中村洋平;风间勇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1-05-13 - 2013-03-06 - B60L9/18
  • 在前进扭矩输出状态下,车速(VSP)进入到低于V1的切断禁止车速范围(t1),在该状态持续相当于定时器值NTM1对应的设定时间时(t2),因切断禁止标记(NFLAG)=1而禁止切断。因此,在车速(VSP)接近0而车速的切断许可条件成立期间,制动力达到切断许可制动力以上,从而制动力的切断许可条件成立(t3),接受该事实,即使在t4切断许可标记(FLAG)被置为1,也不进行该标记相呼应的切断,而在t4以后还继续输出扭矩,能够防止在t4中因执行切断而产生不舒适感的扭矩降低。
  • 电动车辆切断控制装置
  • [发明专利]称重传感器用于防抖的补偿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CN202010265900.4有效
  • 曾照翔 - 深圳市坤同智能仓储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4-07 - 2021-03-16 - G01G3/14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称重传感器用于防抖的补偿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按照预设频率,获取传感器采样值fCn;根据第一传感器采样值fC1和前一传感器采样值fC0,判断传感器所处状态是否为状态,其中,状态包括正状态和负状态;若是,则获取第二传感器采样值f:Sub>C2,根据第二传感器采样值fC2与第一传感器采样值fC1,再次判断传感器是否处于同一状态;若是,则判定传感器变过程稳定,记录第二传感器采样值fC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连续两次采样结果均为正或负,则判定变过程稳定”这一条件,可以去掉抖动引起多重判断,提高称重传感器的工作精度。
  • 称重传感器用于补偿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 [发明专利]一种高温损伤等效加速方法-CN201910802096.6有效
  • 宋迎东;叶文明;胡绪腾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19-08-28 - 2021-07-09 - G06F30/2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损伤等效加速方法,引入损伤容限参数λ,将材料的单轴变性能和变变形考虑进损伤变量中,同时运用载荷因子Φ,将加载条件作为损伤变量的指数,根据不同加载条件下材料的损伤一致的原则,获得长时间工作状态通过损伤等效方法转换到短时间工作状态下的加速时间,其中,加载条件包括应力σ、温度T和最小变速率材料的损伤等效加速通过以下公式状态通过损伤等效方法转换到短时间工作状态下的加速时间,是一种考虑材料变性能和加载条件的损伤等效加速方法。
  • 一种高温损伤等效加速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材料在多轴应力状态下的‑损伤寿命预测方法-CN201611021621.3在审
  • 张玉财;蒋文春;罗云;赵慧琴;葛磊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2016-11-21 - 2017-04-05 - G06F17/50
  • 一种材料在多轴应力状态下的‑损伤寿命预测方法,属于材料寿命预测领域。材料在多轴应力状态下的‑损伤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能够表征多轴应力状态下不同温度时的‑损伤本构模型;步骤(2),建立多轴应力状态下描述不同温度时的变本构方程;步骤(3),建立材料在变过程中的损伤方程;步骤(4),将步骤(2)、步骤(3)中建立的‑损伤方程嵌入到有限元中进行寿命分析;步骤(5),根据有限元的分析结果预测材料在多轴应力状态下的寿命。本材料在多轴应力状态下的‑损伤寿命预测方法能够更好地实现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的寿命预测,预测过程简单且结果准确。
  • 一种材料应力状态损伤寿命预测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等效加速谱编制方法-CN202011556547.1有效
  • 宋迎东;赵旭;孙志刚;牛序铭;常亚宁;彭秋洪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0-12-24 - 2022-07-12 - G01N3/3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效加速谱编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别进行材料高温拉伸试验、材料高温试验、两级试验,基于两级损伤累积模型,计算得到损伤累积模型中参数p的值;根据多级载荷非线性损伤累积模型,利用参数p的值,计算多级载荷谱所造成的损伤D,基于损伤D一致原则,将多级载荷谱转化为一级最大载荷的等效加速谱,最终编制得到等效加速谱。本发明可以将大量小的载荷按照损伤等效的原则折算到大的载荷状态,极大节省试验时间。
  • 一种变温变载蠕变等效加速编制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脆性材料在高温状态下失效概率的预测方法-CN201710699545.X有效
  • 张玉财;蒋文春;赵慧琴;涂善东;解学方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2017-08-16 - 2018-05-04 - G06F17/5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脆性材料在高温状态下失效概率的预测方法,其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脆性材料内部缺陷随机分布的自然属性,假定单轴失效应变服从威布尔分布,利用单轴试验获得单轴失效应变的概率密度分布曲线,通过单轴与多轴失效应变的转化关系,得到多轴失效应变的概率密度函数,进而积分得到失效概率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损伤本构方程,利用Fortran语言编写子程序并嵌入到有限元软件中,进而得到脆性材料在高温状态下的失效概率的预测结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进行脆性材料在高温状态下的可靠性预测的技术问题,所获得的预测结果,真实、准确、合理和可靠。
  • 一种脆性材料高温状态失效概率预测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温度效应计算围岩时间的方法及其计算装置-CN202111164046.3在审
  • 张伯虎;陈思宏;周逸;王燕;李鑫;米欧;胡欣欣;彭朝波;胡尧;许倩 - 西南石油大学
  • 2021-09-30 - 2022-01-04 - G01N3/00
  • 本发明涉及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温度效应计算围岩时间的方法及其计算装置。本方法通过采集深部岩体工程中围岩的应力以及温度,再基于围岩的温度与应力,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改进Poyting‑Thomson模型或者三维状态下改进Poyting‑Thomson模型,便可以得出围岩的与时间的关系,通过该关系得出围岩的达到允许围岩产生的最大所需要的时间,通过该时间判断是否需要对深部岩体工程中的围岩进行加固。利用本发明提供的计算装置能够提高计算围岩时间的计算效率。本发明提供的改进Poyting‑Thomson模型和三维状态下改进Poyting‑Thomson模型,考虑了温度变化对围岩物理性质以及流变性的影响,计算得到的围岩与围岩的实际变更加相符,对采气作业更加具有指导意义
  • 一种基于温度效应计算围岩时间方法及其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