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15957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传感器及其应用、标准荧光卡片-CN201911028256.2有效
  • 张明;郑平;阿力木·阿卜杜热合曼 - 吉林大学
  • 2019-10-28 - 2021-01-05 - C08G61/12
  • 本发明涉及荧光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荧光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传感器及其应用、标准荧光卡片。本发明荧光聚合物的分子骨架由4H‑1,2,4‑三氮唑(TAZ)、给电子基团和侧链构成。TAZ作为主要的发光构筑单元,同时也作为电子受体基团,在引入咔唑、芴等给电子体基团后,可形成分子主链上的电荷转移态(CT),构建出给体‑受体型有机共轭聚合物材料,并可有效的调节CT的程度进而调控发射波长,使得所设计的荧光聚合物材料的发射峰位于蓝光区。该荧光聚合物制成传感器后,可以实现对液相和气相痕量沙林毒剂及其类似物的高效快速的荧光、生色或荧光/生色双通道检测,响应速度快,选择性和灵敏性高以及可重复使用。
  • 传感器及其应用标准荧光卡片
  • [发明专利]一种部花菁类荧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CN201811022803.1有效
  • 颜金武;张雷;谭慧雅;李晶 - 华南理工大学
  • 2018-09-04 - 2021-05-14 - C07D209/24
  • 本发明属于特异性分子识别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部花菁类荧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部花菁类荧光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式(I)所示。本发明的荧光化合物,采用经典的花菁类染料结构,在R基位置引入电中性的吸电子基团,使其结构中的给电子基团和吸电子基团形成了推‑拉电子作用的共轭结构,并通过碳碳双键增加跃迁的共轭体系,使化合物分子产生的荧光向近红外区移动,同时引入的电中性基团解决了大部分带电荷的花菁类化合物无法通过血脑屏障的问题。该化合物分子对Aβ斑块具有亲和力,能够成功用于Aβ斑块的近红外荧光显像,具有安全无放射性、成本低廉、背景荧光干扰较低、在生物组织中穿透力强等优点。
  • 一种部花菁类荧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EGFR基因突变的多重荧光PCR检测试剂盒-CN201611138813.2有效
  • 陈琰;郭飞飞 - 厦门飞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2016-12-12 - 2019-07-23 - C12Q1/685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EGFR基因突变的多重荧光PCR检测试剂盒,包括:E‑18引物组、E‑19引物组、E‑20引物组、E‑21引物组、E‑2引物组、E‑18检测探针、E‑19检测探针、E‑20检测探针、E‑21检测探针、E‑2检测探针和内标检测探针;E‑18检测探针、E‑19检测探针、E‑20检测探针、E‑21检测探针和E‑2检测探针的5’端均修饰有第一荧光报告基团,3’端均修饰有第一荧光猝灭基团;内标检测探针的序列与E‑2检测探针的序列相同,其5’端修饰有第二荧光报告基团,3’端均修饰有第二荧光猝灭基团。本发明以人类EGFR基因突变为检测对象,通过特异引物的优化组合以及荧光探针,从而实现准确、简单、快速地同时检测EGFR基因突变,而且检测突变的能力高。
  • 一种用于检测egfr基因突变多重荧光pcr试剂盒
  • [发明专利]一种荧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CN201910204742.9有效
  • 杨楚罗;周雪 - 深圳大学
  • 2019-03-18 - 2021-09-21 - C07D519/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其中,荧光材料分子结构通式为:R1~R10各自独立地选自H原子、氘原子、给电子基团或拉电子基团中的一种;并且R1~R10至少有一个是给电子基团,至少有一个是拉电子基团;Ar为给电子基团。本发明提供的荧光材料,具有扭曲的D(Donor)‑A(Acceptor)结构,在长轴上拓展分子,提高跃迁偶极矩水平取向,提高光输出效率,从而提高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另外本材料同时具有热活化延迟荧光和聚集诱导发光特性,既可以实现100%的内量子效率,又能减少聚集导致的发光猝灭过程。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时,其效率可与磷光相媲美,且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 一种荧光材料制备方法应用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