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53252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环多胺的乙炔荧光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CN201310355214.6有效
  • 李振;黄艳芬 - 武汉大学
  • 2013-08-14 - 2013-11-20 - C08F138/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环多胺的乙炔荧光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由制备乙炔的单体、乙炔高分子和高分子的后功能化三个步骤构成。苯乙炔与1-(4-溴丁氧基)-4-碘代苯通过Sonogashira反应得到1-(4-溴丁氧基)-4-(苯基乙炔基)苯,1-(4-溴丁氧基)-4-(苯基乙炔基)苯在六氯化钨和四苯基锡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得到未后功能化的乙炔高分子P1,乙炔高分子P1与大环多胺cyclen,通过取代反应得到后功能化的乙炔高分子P2即为乙炔荧光传感器。荧光滴定结果表明该双取代乙炔高分子P2能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地识别Cu2+,另外还可以间接地检测S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双取代乙炔荧光传感器的简便方法。
  • 一种基于大环多胺乙炔荧光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通过Heck偶联反应合成不同侧基取代线性乙炔的方法-CN202010012784.5有效
  • 何军坡;何立挺 - 复旦大学
  • 2020-01-07 - 2022-05-20 - C08G61/04
  • 本发明属于乙炔合成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通过Heck偶联反应合成不同侧基取代线性乙炔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α‑溴代苯乙烯或α‑溴代乙烯基类AB型单体的设计和制备,然后将单体通过Heck偶联反应合成不同侧基取代乙炔聚合物。传统合成乙炔的方法聚合条件苛刻、反应底物等因素极大地限制和阻碍了结构功能化乙炔的制备。本发明中采用α‑溴代苯乙烯或α‑溴代乙烯基类AB型单体通过Heck偶联反应合成线性乙炔,通过设计单体的结构很容易实现不同侧基取代线性乙炔的合成。本发明方法简单易于实现,为功能化乙炔聚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思路。
  • 通过heck反应合成不同取代线性乙炔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适于乙炔炭黑生产中乙炔发生器自动检测装置-CN202222959094.8有效
  • 徐正华;崔伏胜;张建军 - 石嘴山市华昊化工有限公司
  • 2022-11-08 - 2023-04-25 - G01M3/0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于乙炔炭黑生产中乙炔发生器自动检测装置,涉及乙炔发生器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上气块、下气块、连接盘、定位环、排气孔和气囊,在上气块、下气块、连接盘和定位环的作用下,使得管道与乙炔发生器连接处被包裹,从而使得管道与乙炔发生器连接处出现漏气时,乙炔会进入到上气块和下气块内,使得乙炔不会大量的泄漏到工作环境内,同时在排气孔和气囊的作用下,使得乙炔可以进入到气囊内,从而使得气囊膨胀,继而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及时的发现乙炔出现了泄漏,通过采用本设备,使得乙炔发生器在使用前后和使用中其与管道的连接处均会受到监视,有效降低乙炔出现大量泄露的情况,增加乙炔发生器使用时的安全性。
  • 一种适于乙炔炭黑生产发生器自动检测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电缆-CN200810246027.3无效
  • 杨贻方 - 杨贻方
  • 2008-12-22 - 2009-07-15 - H01B7/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其主要为树脂和乙炔,其导体材料为乙炔,先将乙炔与卤素结合成为导电材料,然后将其与树脂结合,作为线芯,接头处无需剪断,形成乙炔复合材料线芯传输电缆,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利用乙炔的导电特性,将其与卤素、树脂结合为性能优异的电缆线芯,不仅节约了铜的用量,而且与铜相比,乙炔复合电缆一般重量较轻,耐腐蚀,抗氧化(金属容易氧化造成局部击穿),高稳定性的优点,使其功能和使用寿命大大增加。
  • 一种电缆
  • [发明专利]一种对苯乙炔微球的制备方法-CN201110341899.X有效
  • 孙立国;赵冬梅;汪成;王彦杰;王明强;张艳红 - 黑龙江大学
  • 2011-11-02 - 2012-06-20 - C08J3/12
  • 一种对苯乙炔微球的制备方法,涉及荧光聚合物微球材料的制备方法。解决现有对苯乙炔在成型材料中没有大小均一微球的问题。利用二氯甲基苯、甲醇和四氢呋喃制备双硫盐,然后将双硫盐和甲醇混合后加入氢氧化钠反应,再盐酸中和后透析和浓缩得对苯乙炔前驱体水溶液,将水溶液和硅油装入微流控制系统,将水溶液和硅油推至旋转蒸发仪得液珠,再将液珠固化得对苯乙炔微球;还可在对苯乙炔前驱体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硅粒子得复合前驱体水溶液,制备对苯乙炔和二氧化硅粒子复合的复合微球。制备得单分散、形貌一致、大小均一的对苯乙炔微球,填补了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对苯乙炔微球制备的空白。微球能应用于光电显示材料和发光器件领域。
  • 一种乙炔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乙炔变色囊泡及准备和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方法-CN202210572572.1在审
  • 王东恩;闫昶翰;霍文静;游尚奇;续惠云 - 西北工业大学
  • 2022-05-17 - 2022-08-30 - C08F238/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炔变色囊泡及准备和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方法,由两种二乙炔单体聚合而成,所述两种二乙炔单体分别为乙二胺功能化二乙炔单体和咪唑鎓功能化二乙炔单体。发明通过二乙胺功能化二乙炔单体和咪唑鎓功能化二乙炔单体在水溶液自组装形成囊泡结构,经254nm紫外光照射后发生聚合。利用磷酸吡哆醛与乙炔分子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诱导乙炔囊泡发生颜色响应,进而结合碱性磷酸酶对磷酸吡哆醛的特异性水解作用,使磷酸吡哆醛水解为吡哆醛和磷酸盐,从而阻断磷酸吡哆醛对二乙分子的影响。由于在一定水解时间下溶液中仍会残留未水解磷酸吡哆醛,通过定性或定量分析乙炔分子对残留磷酸吡哆醛的颜色和吸收光谱响应即可反映出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和含量。
  • 乙炔变色准备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