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57207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多孔氮化陶瓷的连接方法-CN201910908744.6有效
  • 叶枫;金义程;叶健;张标;刘强;高晔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019-09-25 - 2021-07-13 - C04B37/00
  • 本发明涉及氮化陶瓷烧结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孔氮化陶瓷的连接方法,包括多孔氮化基体Ⅰ、连接层和多孔氮化基体Ⅱ,所述连接层通过烧结将多孔氮化基体Ⅰ和多孔氮化基体Ⅱ相互连接,连接层生长依附于两侧的多孔氮化基体Ⅰ和多孔氮化基体Ⅱ,生长后的连接层相互穿插桥接两侧的多孔氮化基体Ⅰ和多孔氮化基体Ⅱ;可以实现多孔氮化陶瓷间的烧结连接,连接层的氮化晶粒依附于两侧待连接的多孔氮化基体Ⅰ和多孔氮化基体Ⅱ生长,
  • 一种多孔氮化陶瓷连接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氮化多孔陶瓷材料及制备方法-CN202211690801.6在审
  • 朱福林;曾小锋;钱利洪;谭皓文;姜杰英 - 衡阳凯新特种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27 - 2023-04-11 - C04B35/584
  • 本发明属于氮化多孔陶瓷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氮化多孔陶瓷材料及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称取氮化粉、成孔剂和表面活性剂,湿磨,混匀,干燥,得原料粉;将原料粉制成陶瓷浆,注模成型,干燥,得生胚;将生胚加热,内部形成孔隙,再烧结,得氮化多孔陶瓷材料,本发明提供的氮化多孔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氮化多孔陶瓷材料的气孔率为58.3%‑65.2%,抗弯强度为21.8‑26.7MPa;成孔剂加热到一定温度分解产生气体,促进气孔的形成的同时,也起到的烧结助剂的作用,也能够提高陶瓷材料的机械强度;本氮化多孔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提高了陶瓷材料的气孔率和机械强度。
  • 一种氮化多孔陶瓷材料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碳酸氢铵发泡法制备多孔氮化陶瓷的方法-CN201310031873.4无效
  • 李向明;朱德兰;吴普特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013-01-28 - 2013-05-15 - C04B38/0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酸氢铵发泡法制备多孔氮化陶瓷的方法,将氮化粉、糊精和氧化钇粉按比例混合干球磨,将配制好的碳酸氢铵溶液按比例加入湿球磨,制成陶瓷浆料;然后将陶瓷浆料倒入氧化铝模具中,将氧化铝模具放入密闭容器中,控制容器的压力和温度,使模具中的陶瓷浆料边发泡边成型,制成多孔氮化陶瓷坯体;最后将多孔氧化铝陶瓷坯体放入高温烧结炉中进行烧结,制备出具有不同孔隙率的多孔氮化陶瓷。该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制备出具有所需形状的多孔氮化陶瓷构件,提高了多孔氮化陶瓷构件的制备效率,并降低了其制备成本。
  • 一种碳酸氢铵发泡法制多孔氮化陶瓷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氮化纳米线增强氮化多孔陶瓷的方法-CN201310157262.4无效
  • 陈斐;王开宇;李飞宇;沈强;张联盟 - 武汉理工大学
  • 2013-04-28 - 2013-07-24 - C04B38/06
  • 本发明是一种高孔隙率、高强度的氮化纳米线增强氮化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其原理为利用造孔剂和磷酸盐粘结作用在较低温度下形成高孔隙率的氮化多孔结构,在后续高温烧制过程中利用纳米硅粉的氮化原位生成氮化纳米线,起到增强多孔陶瓷力学性能的作用;具体过程为:将高纯纳米硅粉、α-氮化陶瓷粉、造孔剂、氧化物粉、液体磷酸进行球磨混合,经冷等静压处理,低温热处理后高温烧制,得到高孔隙率(≥40%)、高强度(≥50MPa)的氮化纳米线增强的氮化多孔陶瓷。本发明设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无环境污染,成本低廉,所制备的高孔隙率、高强度的氮化纳米线增强氮化多孔陶瓷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高温烟气过滤等领域。
  • 一种氮化纳米增强多孔陶瓷方法
  • [发明专利]多孔梯度氮化-碳化硅复相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CN201710394241.2有效
  • 李向明;姜付义;朱小涛;周艳丽 - 烟台大学
  • 2017-05-28 - 2020-10-20 - C04B38/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吸波用多孔梯度氮化‑碳化硅复相陶瓷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廉价的硅藻土和酚醛树脂为原料,利用氧化铝模具制备出硅藻土坯体,在对硅藻土坯体进行烧结时,利用石墨模具对硅藻土坯体定向通入氮气,利用氮气在硅藻土坯体中被逐渐消耗而产生的分压渐变,最终在多孔氮化‑碳化硅复相陶瓷中形成了连续梯度的碳化硅分布。该方法能够在多孔氮化‑碳化硅复相陶瓷内部形成连续梯度的碳化硅分布,即能有效减少多孔氮化‑碳化硅复相陶瓷表面对电磁波的反射,又能保证多孔氮化‑碳化硅复相陶瓷内部对电磁波的吸收效果,显著提高了多孔氮化‑碳化硅复相陶瓷的电磁吸波性能。
  • 多孔梯度氮化碳化硅陶瓷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 [发明专利]利用三维打印制备多孔氮化的方法-CN201610114492.6在审
  • 梁云忠;徐卫平;伍权;汤耿 - 贵州师范大学
  • 2016-03-01 - 2016-07-20 - C04B38/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三维打印制备多孔氮化的方法,针对前诸多的制备方法均无法精准控制多孔氮化陶瓷材料的孔径大小、气孔排列、气孔结构、气孔率,以及无法满足多孔氮化在生物医药、超精密、微纳级机械、电子元件上的运用的现状,提出基于维打印制备多孔氮化陶瓷的新方法,实现对多孔氮化陶瓷孔径大小,气孔排列,气孔结构、气孔率的精准控制,此方法有益的效果:将目前先进的增材制造方法—3D打印成型技术与功能材料的制备相结合,利用3D打印成型技术对成型内部结构的精准控制运用于多孔氮化陶瓷的制备,具有效率高、生产快、良品率高的特点,同时运用3D打印成型技术对多孔氮化陶瓷的孔径大小,气孔排列,气孔结构、气孔率等指标进行精准控制,对多孔氮化内部结构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
  • 利用三维打印制备多孔氮化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